“双减 ”教育改革 教师须承担更多职责

时间:2021-09-12 07:2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双减 ”教育改革 教师须承担更多职责

“双减”政策让教育职能从社会回归到学校与家庭,这一教育变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多职责。

在广东佛山一所小学任教的赵老师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本学期开学前,学校专门召集老师们开会,再三强调要认真执行“双减”政策,调整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过程中不得触碰“雷区”,比如明示或暗示家长们购买补习资料、布置过多作业等,并要求老师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运用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已任教二十余年的赵老师坦言,自己处于中间地带,既不赞同,也不反对。一方面,她认为政策是从学生健康角度出发,长远来看对学生肯定有益处;另一方面,她也指出,各方现在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新政策能否取得预想中的成效,还有待观察。“学生之间的差距有可能继续扩大”,赵老师认为,“双减”政策下,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自觉性较高,他们会为自己创造条件丰富知识,而一些原本基础就不扎实、本身不爱学习、家长又不发力的学生,“有可能会更差”。

学者:应避免教师出现承受更重非教学负担倾向

为尽可能提升课堂效率,担任三年级英语老师的赵老师,重新检视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她说,现在自己每天备课时,都会再思考怎么提升学生的专注度,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此外,开学后她也有意减少给学生的作业量。

赵老师坦言,“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要求百分百覆盖,中小学托管服务时间延长到下午6时,老师的工作时间延长,承受更大的压力,一些老师可能早上7时就来到学校,直到晚上7时才能离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也必须减轻教师的负担,这是落实“双减”措施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果出现教师非教学负担更重、职业倦怠感增加的倾向,就很难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进而也难以实现给学生整体减负的目标。

熊丙奇说,在推进“双减”政策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有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交流轮岗、托管服务纳入绩效考核的做法,比如要求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校级干部、特级教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应主动承担课后服务工作任务的做法,这就很可能增加教师的压力。

须破除“唯分数”标准

他认为,虽然表面上学校履行的职责更多了,但是家长却对学校这一主阵地的教育质量并不满意,还是存在对校外培训的需求,由此会导致学科培训纷纷转到地下,而能否有效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让教师把所有精力都用于教书育人,将是“双减”成效的关键。

熊丙奇认为,“双减”要实现减轻学生负担是一个系统性改革,包括教育评价改革、学校办学改革等,必须破除当前的“唯分数”标准,落实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重构整个基础教育生态。这些系统性改革如果可以切实得到落实,那显然可以创造一个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氛围,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培养育人才。

反之,如果系统性改革无法推进,社会可能还是存在严重焦虑,只关注学生分数,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老大难”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熊丙奇说,“双减”被寄于厚望,但关键在于能否全面系统推进改革,切实实现“双减”目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校外培训机构

朝“素质教育”转型

“双减”政策要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学科类培训机构首当其冲受到打击,各大机构纷纷进入调整转型期,改变授课时间安排的同时,也在谋求“素质教育”的转型。

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针对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一般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在线教育平台“网易有道”的一名教师告诉《联合早报》,“双减”政策出台后,该公司外包的基层销售大幅裁员,但二线辅导岗位、一线主讲人员和教研岗位并没有过多变动,公司正在转型“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智能硬件,某些少儿素养类主讲教研岗位,目前还在招聘中。

以学科类培训为主的学而思,在全国各地的不少分校近期变更了经营范围。据《南方都市报》不完全统计,变更经营范围的包括深圳学而思、宁波学而思等,主要是增加了语言、艺术、体育、科技等素质教育类培训,以及校外托管服务,还有面向家长的教育咨询服务。

学而思网校一名老师告诉本报,“双减”政策出台后,对新兴线上平台及线下教育机构打击更大。相对而言,线上教育目前受到的影响主要还是以时间调整为主,但她直言,目前机构内已有一部分老师出现职位变动,不排除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未来会出现更多变化。

至于公办学校教师的校外有偿补课状况,中国此前曾明令禁止,多地学校每一学年开学前,都会要求任课老师签订“拒收礼与不进行有偿补习”承诺书,如教师违背承诺,继续在校外“赚外快”或是开设补习班,将被严厉处罚,包括开除公职与撤销教师资格。

打击学科类培训转向地下或是下一步治理培训乱象重点

据了解,在教育部门的三令五申下,在职的中小学教师绝大多数不敢触碰这一“高压线”,不过也有少部分在职教师过去以隐秘方式在外授课,为规避监管,可能在不透露自己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在家庭内授课,或是跨市跨区为学生补课。

“双减”政策下,防止并打击学科类培训转向地下,可能是下一步治理培训乱象的重点。业内人士指出,铤而走险参与有偿补课的在职中小学教师,未来很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

赞一下
(7)
20%
赞一下
(28)
8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