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走上银幕的黑与恶

时间:2021-09-01 07:3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京腔新韵

身边的好些中国朋友,最近都在追一部名叫《扫黑风暴》的电视剧,据说它的尺度之大,能和几年前火爆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媲美。

《扫黑风暴》有强硬的官方背景,总顾问是直接负责扫黑除恶的中共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中国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

电视剧8月上旬开播,在暑期档中脱颖而出,虽然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大叔级”,主题也非常政治化、主旋律,但播出后的效果却出人意料。该剧在豆瓣的评分一度达到八分,类似“大boss到底是谁”等话题,频频在社交媒体冲上热搜。

电视剧中,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进驻虚构的中江省绿藤市,在这座长期被黑恶势力笼罩的城市撕开了一道口子。电视剧的头几集,把黑恶势力的无法无天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完背后凉飕飕。

丈夫失踪后坚持上访14年的薛梅,刚看到督导组到来的曙光,就在鸣冤路上光天化日之下被杀害;而她被害时,督导组的车就与凶手用来掩饰作案的洒水车擦肩而过。

看守所内,涉黑的企业老板马帅大摇大摆吃着豪华日料、抽着雪茄;他进看守所,竟是为了在督察组到来时避风头。就当他动摇立场,打算说出14年前一场命案的秘密时,却在看守所离奇暴毙。

中央督导组抵达当地的第一顿自助餐,餐厅里暗流汹涌,官员之间谈笑风生却暗藏机锋。督导组组长骆山河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希望一个月之后的庆功宴,在座的各位都能够参加”,让一些官员心惊胆战。

以扫黑除恶为题材的刑侦剧在中国电视荧幕上并不常见,剧中黑恶势力胡作非为、政法系统与黑社会相互勾连、盘根错节的利益链,大尺度地反映了中国社会黑暗的一面。美丽贷、裸贷、菜霸行霸、凌辱少女、栽赃警察等情节在剧中出现,既具现实感,又有冲击力。

剧中几个反派角色,让很多观众看完后直呼细思极恐。黑老大高明远表面上文质彬彬,实际上心狠手辣,面无表情的一句“掐了吧”,就让可能暴露自己罪行的人被毒死在看守所;他一边与包养的年轻女子你侬我侬,劝女子与她母亲和好,一边却派人杀害她的母亲,转手还把她送给副部级的“保护伞”。

另一名反派孙兴,更是让很多观众恨得牙痒痒。这名性格扭曲、十恶不赦的人物多年前被判死刑,在父母托关系找门路后走出监狱,整容改名继续为非作歹,经营非法贷款,凌辱为救弟弟的17岁女孩。

除了悬念迭起、剧情紧张刺激,这部电视剧的故事原型更是成为吸睛亮点。这些戏剧化的情节,改编自中国过去几年扫黑除恶中多起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件,包括震惊中国社会的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黄鸿发案等。

有网民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这部电视剧“最恐怖的字眼”;也有人感叹,“现实永远比电视剧更戏剧化”。就拿孙兴的原型孙小果来说,他在层层“保护伞”庇佑下,在死刑面前死里逃生,还获得断崖式减刑,其犯罪手段极端残忍,匪夷所思的程度甚至超过电视剧剧情。难怪有人说,电视剧若是原原本本把孙小果的罪行都拍出来,恐怕都难以过审。

中国官方从2018年开始,展开为期三年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风暴》是对这项运动式的扫黑除恶行动的成功宣传,通过电视剧中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推高中国民众对扫黑除恶的关注度,也让更多人感受到打击黑恶势力必要性。

扫黑除恶如今转向常态化,同时也有了“续集”。政法系统是扫黑除恶的主力,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恰恰来自政法系统。中国政法系统目前正展开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下而上教育整顿行动,涉及公安、检察院、法院、国安和监狱,也就是俗称的“刀把子”。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去年7月启动,今年2月,第一批教育整顿在市县两级集中开展。官方在前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2月底至7月31日,已有超过17万名政法干警因违纪违法遭到处理处分,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上月中,全国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召开,对中央和省级政法机关教育整顿作出全面部署。这意味“清洗门户”的行动将从基层上升到更高层级,很可能动到更大的利益,揪出更大的“老虎”。扫黑除恶的行动让社会大众拍手称快,中共二十大前的这场“刀把子清洗”,如果革除政法系统更大的顽疾,未来搬上荧幕,说不定会比《扫黑风暴》更精彩。

赞一下
(121)
96%
赞一下
(5)
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