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话
Z君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的金融行业任职,2015年他向中共党组织申请入党,去年正式成为党员,在官本位思想根植的中国,跻身14亿人口的前7%。
这名80后“老一代”新青年是中国9500多万名中共党员中,组织千挑万选的后备生力军。他虽身处民营企业,却有感“人才都在体制内”,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前些年得到上司器重,Z曾被派到西部某县挂职,两年后卸任副县长时,30多岁的他已为当地设计创立中小微企业数码转型帮扶基金,而且已有企业获得融资支持,把业务开拓到县域外,也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启新商旅。
在基层的两年,他体会到“体制的系统严谨性”,“开会传达精神的必要性”,领会到“绝大多数问题都能从历史书中找到答案”。
挂职回来后,他申报中国顶尖大学和国外知名学府联办的双学位MBA课程,期待新知识运用到职场,含金文凭助力他完成35岁人生的再一次晋级。
Z的感悟获得同桌餐叙多名90后的共鸣。一名留学归来在民企做战略投资的小主管说,她也是申请好几年后才在今年七一中共百年党庆大会之前入了党:“现在不是党员,在民企也很难有上升空间,到了某个位子就看到天花板了。”
时下中国年轻人,本就出生于一个科技数码时代,成长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人至少三套房产继承权的家庭环境,对金钱和物质“无感”,更希望获得自我价值体现和认可。
他们不掩饰喜欢穿戴名牌的选择取向,但是对周遭的政治氛围有较为敏锐的洞悉力,思想上自觉看齐,还很关心外界对中国制度政策框架构建、调研实践的解析。这种“明明有颜值,非要拼研值”的“又红又专”(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特性,正改变着中国核心消费力。
又红又专还带货
新青年的叫法,源于中国上世纪20年代的《新青年》(LA JEUNESSE)杂志名称,它对那个年代的青年思想启蒙具有推助作用,影响中国新文化运动进程。
今年上半年,围绕杂志创办人陈独秀等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热播,党外人士和在华外国人跟着追看回看,了解中共历史。
有媒体报道称,该剧突破3亿观看量,拿下豆瓣剧评9.3分,上个月囊括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导演和剧组主要人物受邀到中国知名学府与大学生们对话,掀起一波革命剧追星潮。
翻印新青年杂志封面的帆布包,国潮复古T恤在淘宝网上大卖,输入“新青年”字样,热销排行榜靠前的单品销量都超过2000件;印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中共早期筹建人物的胸针或包包配饰也受到追捧,带火红色主题商品网购。
就连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也蹭上闪店风,旗下新媒体中心七一前夕在北京三里屯打造二层楼“复兴大道100号”创意体验馆,在年轻人聚集的潮地刷了10天网红打卡点,送热浪下排队观展人喝“励志汽水”(荔枝谐音)饮料。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长大的年轻人,虽没有亲历贡献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质变,但在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上,表现出爱国自豪和自信的底气。支撑这个精神的,是懂中国政治的前提,它是其他一切的基础。
对于中国本土成长的互联网科技巨头、金融巨擘和冀望在华深耕发展潜力的外资企业而言,未来的赛道可能不单是对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智能迭代,而是对新青年用户生活表达、诉求解决的复盘理解与预期调整,还有与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方的深度沟通与充分尊重。
传统的章法布局和打法逻辑或许会被频繁更替,战略思维和商业体都须腾挪出弹性空间来应对“快速却不确定”的新无序需求转向,但要在中国市场扎得深、站得稳、行得远,需要不断回味和细品的,肯定是政治这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