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华:中国人权负面现象的悖论分析

时间:2021-06-01 07:2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时事透视

当下的西方媒体报道里,中国人权多被批评,是负面形象存在。在欧美的言论中,似乎只要与中国做生意,就是牺牲人权。

事实真的如此吗?有意思的是,联系历史,今天的人权批评者英国、欧洲列强,先后侵占和剥夺过中国的利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却成了人权的被批评者。

美欧政治人物反华有其政治利益需要,但它们的行动加剧了它们国内反华气氛的发展。

美国认为中国要超越它,对中国要围堵。这一点,在特朗普执政时期非常明显。到了拜登上任,也许是国内政治气候原因,也许是拜登也持同样认识,延续了对中国的围堵。从香港问题,到台湾问题,再到新疆棉问题等,只要是能干扰中国发展的事,美国都会积极“发声”。

欧洲渐趋分裂,尤其是有长远眼光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即将卸任,欧洲政客或因美国拉拢,或因自己的政治利益所需,也配合美国攻击中国。在他们的媒体报道里,中国就是人权的践踏者。这样的媒体渲染下,欧美社会民众强化了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欧美民众的情绪,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欧美政客的反华主张,使得他们社会里的反华声音越来越强。

问题是,他们的这一攻击,与中国民众的感受是相反的。中国民众看到的是乡村脱贫和致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祝贺中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就说所谓的新疆“种族灭绝”,新疆人口在增长和新疆民众生活质量在提高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任教的班级里,每年都会有新疆的学生,有一些同学家庭条件很差,他们在作业里写道,感谢国家政策让他们到东部沿海地区上学。在他们进入中国一流大学读书路上,国家的政策支持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从生活到医疗,再到教育,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给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中国的医疗、教育成本,在全世界来说,应该是不高的。

这一点,有过国际生活经验的人会有所感知。同样一个治疗,在中国等待时间要比在国外少得多,医生的医疗知识可能不如欧美医生,但是他们的经验手法不比国外差。去年冠病疫情期间,所有患者的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兜底。目前,世界上这样做的国家不是多数。

美欧都存在居住隔离现象。贫民窟因为所交税收低,获得的公共服务差,形成恶性循环。美国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作者万斯(J.D.Vance),作为从贫民窟走出来的成功者,在回到曾经成长的贫民窟时,他悲哀地发现,那里的孩子现在更难有机会走出来。他发现美国社会的贫富隔离越来越严重。在法国巴黎,居住哪个区,就可知道其生活状态和质量。

在中国,尽管有学区房现象,但不存在贫困孩子在实现自己人生梦想时遇到社会性阻碍。与之相反,中国一直至今天,乡村孩子通过教育高考走出乡村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孩子求学的机会公平问题。

笔者在高校工作,对大学本科招生比较熟悉。考虑到高考公平问题,中国教育部前年取消了自主招生,但是保留了乡村计划,就是对乡村优秀学生的招生政策。

美国有《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乡下人的悲歌》作者这样的幸运儿,可是在美国的贫民窟里,这样的幸运儿太少。中国政府是力求保证做到社会公平。对人权来说,生存和发展权应该有着重要的衡量意义。

作为诞生了《论语》《道德经》等诸子百家的国度,甚至佛教传入都被中国哲学中国化,中国文化内核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性思维,而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文化是包容性极强的,反映到思维中,就是“有容乃大”的价值取向。这样的文化体系影响下的国度,现在被认为是人权的践踏者,成为“种族灭绝”的实施者,这是滑稽,还是悲哀?

西方媒体现在在对华报道上的偏颇,也许是政府意志的体现,也许是个人情感被误导后的选择,也许是商业利益的驱使。可是,这样的报道,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吗?从世俗角度来说,对事情进行实事求是报道的媒体和记者,因其真实性和客观手法,反而能在千篇一律的媒体稿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因此,无论从世俗还是新闻价值角度来说,西方媒体须要反思其报道的客观性和价值取向问题。

中国一直以5000年文明古国自豪,这样的文化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不是枪炮利剑的文化。中国的近现代史,是被西方列强欺负凌辱的历史,中国人内心深处也因此有了受害者的心理情结。

有必要说明的是,中国语境里的“富强”,结合中国文化,是指百姓生活富裕,国家强大不被别国欺负,而不是富强就要欺负和侵略其他国家。西方社会在认知和理解中国崛起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否则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就会产生误会。

一边是中国民众生活质量在不断得到提升,另一边是中国成为西方社会舆论中人权低下的象征,这对中国来说,情感难以接受;对西方社会来说,能得到什么呢?除了一些政客的政治利益,反华成为他们转移国内矛盾的捷径,从长期来看,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与其说全球化强化了国家角色,不如说全球化的流动凸显了对政府服务的需要。在反思和强化政府服务的同时,政府回归理性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不是引导社会进入情绪宣泄的修辞,后者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是百害无一利的。

作者是中国南京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

赞一下
(143)
74.5%
赞一下
(49)
25.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