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稿:运河危机与大国博弈

时间:2021-04-04 07:1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国际特稿:运河危机与大国博弈

瞭望台

长赐轮卡住苏伊士运河,不只冲击全球货运供应链,也使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无法赶往波斯湾,

打乱了美军在中东地区的部署,再次凸显运河在地缘政治上的战略意义。

在上世纪中期因运河控制权而起的第二次以阿战争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施展了高超和平衡的外交手腕,

化解来自盟国和竞争对手的挑战,和平解决了运河危机并使美国崛起成为中东最具决定性的外部力量。

艾森豪威尔成功的范例,让美方认识到美国的外交不能被小盟国所捆绑,以及只有坚持公正、理性与原则,

而且在冲突中支持受害者,才能最高程度上维护美国的利益与形象。

爱谈人权的拜登上台后,美国和埃及的微妙关系、美国的外交与安全重心转向印太,以及中俄虎视眈眈,

将会给运河乃至中东地区日益激烈的大国博弈带来什么局面?

长荣海运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意外卡在苏伊士运河六天六夜才脱困,数百艘船只堵在运河上下游,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也让世人重新认识这条运河在地缘政治上的战略意义。

这次事件不但使得欧美本来因冠病疫情而低迷的经济雪上加霜,还影响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部署,让要开往波斯湾压阵的美国海军艾森豪威尔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战斗群被堵在地中海,无法照计划穿越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随后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威慑伊朗。

一方面,艾森豪威尔号鞭长莫及,无法施展威慑的作用,也让美国一时陷入在中东地区没有一艘可以执行战斗任务的航空母舰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伊朗在上周末与中国签署了25年合作协定,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地位。

同时,有报道称,俄罗斯已决定在苏丹海域附近建设海外补给基地,苏丹和埃及接壤,靠近红海,显然这种海上交通要道脱离不开大国的博弈,对苏伊士运河出海口的航运构成新威胁。

冷战时代如此,现在更不用说。

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在1956年爆发的第二次以阿战争中一览无遗。虽然它是发生在埃及,却是大国博弈的一起典型事件。

当时,英国、法国联合以色列为夺回苏伊士运河控制权,对埃及发动侵略战争。美国在危机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平衡作用,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采取了和平解决危机的政策,为危机的结束贡献至伟,获得国际好评。

65年后,为纪念艾森豪威尔而命名的航母在另一次运河危机中适逢其会,可谓历史的巧合。只是艾森豪威尔借危机大展外交拳脚,艾森豪威尔号却无用武之地。

据外电报道,德国《经济周刊》上周评论运河堵船时,重提这段历史,并称:“时代变了,但运河的重要性没变。”

彭博社分析称,苏伊士运河这样的海运咽喉在国际冲突中极易受攻击,一旦遭封锁或阻断,就将造成经济瘫痪,在中美竞争日趋白热化之际,运河堵船危机可以让世人先尝尝所谓“新冷战”的滋味。  

美国《外交》杂志认为,苏伊士运河之所以对美国重要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将美国和埃及紧紧联系在一起。

《纽约时报》则说,美国在中东地区寻求国家安全利益时,埃及会给予一些外界不易看到的协助,比如,美国军舰在遇到危机时可以优先通过苏伊士运河。没有埃及的合作,美军的军事任务会被延误。

说的也是,史密森尼频道上周重播的纪录片集《航母参战:阿拉伯湾打击部队》(Carriers at War: Strike Force Arabian Gulf)里,就详尽介绍了2017年4月布什号航母从地中海穿越苏伊士运河,前往阿拉伯湾协助地面部队歼灭伊斯兰国叛军的航行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庞然大物的航母在运河里只能慢速通行,而且必须强制接受埃及引航,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表编队前进。这意味着美国航母战斗群穿越运河的时间起码在16小时以上。此外,由于运河两侧都是沙漠,距离航母只有一两百米的距离,很容易被配备便携式火箭炮的狙击手袭击,战斗群沿途还需要埃及军方的保护,以策安全。这是他国军舰所享受不到的好处。

1956年运河危机要从二战结束冷战接力说起,当时整个世界笼罩在美苏争霸的阴影下,大英帝国不甘失去霸主地位,试图和美苏两国鼎足而三,而搞出这场危机。

当年7月,埃及总统纳塞把运河收归国营,为了夺回运河,英法以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结合:以色列的出发点是它早已对埃及不让它使用运河感到不满,法国则担心纳塞的崛起会煽动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起义,英国则要借机东山再起,恢复帝国荣光。

三国暗中制定计划,10月29日先由以色列军占领西奈半岛,然后英法两国假借劝架之名,要求埃及和以色列分别撤出苏伊士运河地区,然后让英法联军进驻到运河两岸10公里的范围内控制苏伊士运河,他们认定纳塞不会屈从,英法就集结重兵向埃及开战。

这一切安排都是背着美国进行的。

英法以的侵略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艾森豪威尔立刻致电英国首相艾登,督促他撤军但遭拒绝。艾森豪威尔于是釜底抽薪,在经济上,美政府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镑汇率浮动贬值15%,同时阻止国际货币基金贷款给英国,并停止向英国提供的经济援助。

在外交上,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否决后,又召集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英法以停战和撤军。为了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美国还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与此同时,美国的竞争对手苏联则宣布,英法若不停火,苏联将对它们实施核攻击。11月初,英法以终于屈服。

埃及将运河国有化后,英法主张武力解决危机并得到以色列的支持,而冷战对手的美苏却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进行外交斡旋,这在冷战史上难得一见。

苏伊士运河危机的结局,充分证明了国际关系中,国家实力保障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外交立场。

美苏虽然都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危机,但这只是两国加强其中东影响力的一种手段。它们的目的都是要借助运河危机来扩大自己对埃及乃至中东的影响。英美法在防范共产主义的威胁上有共同利益,但各自在埃及的利益却不同。西方盟国在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的立场上存在分歧,反被苏联利用,趁虚而入。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影响深远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英法两国在全球的庞大帝国加速瓦解,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1960年代尾,英国决定从苏伊士运河以东大撤退,包括从新马撤回5万名军人并关闭基地,使建国才三年的我国面临严峻的考验。

11年后,埃及与约旦和叙利亚签下共同防务协定,对抗共同敌人。以色列先下手为强,在1967年6月发动突袭,第三次以阿战争爆发,短短六天之内,以军占领了三国大片土地,包括夺下整个西奈半岛,并推进到苏伊士运河东岸,与埃及隔岸相望。纳塞于是下令无限期关闭运河,并在运河的航段内凿沉船只、布放水雷,炸毁桥梁等,封锁整个航道的运行,直到八年后才重开。

艾森豪威尔成功处理运河危机的范例,成为海内外学者热衷研究的课题,在中国大陆,许多硕士生和博士生都以此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而且都高度评价其外交手腕。套用一名学者的结论:“美国的外交不能被一个小盟国所捆绑,即便他们曾是美国的铁杆朋友。美国只有坚持公正、理性与原则,且在冲突中支持受害者,才能最高程度上维护美国的利益与形象,并最终使美国成为中东最具有决定性的外部力量。”

这些年来,美国对埃及仍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埃及一直是美国军事和经济援助的第二大受益国,援助金额仅次于以色列。但美国对埃及政局动荡和领导人的脱轨,始终态度暧昧,甚至有时候可以说是声誉扫地。

不少学者批评美国政府虽然支持民主,但前提是要符合战略与经济目标。

无论是民主党或共和党入主白宫,历任总统一方面既希望展示对埃及民主进程的支持,一方面又希望确保与埃及的经济和军事合作不受影响。这是确保美国在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利益的关键。这些利益包括埃及允许美国航母优先使用苏伊士运河前往波斯湾并沿途提供保护,以及埃及在打恐方面,尤其是在西奈半岛反恐方面的助力。另外,埃及的军购市场也为美国带来不少的收益。

多年来,美国在中东扶植亲美政权。冷战期间以及反恐军事行动过程中,美国领导人都押注于一些“听话”的独裁者,而非难以预料其言行的民主政客。

华盛顿与开罗的关系便是这一逻辑的最佳诠释。以前总统穆巴拉克为例,他独裁专制,但30多年来美国一直对他相当尊重,对其施政的残暴及腐败视若无睹。

爱谈人权的奥巴马多年前访问开罗时,曾有媒体问他对穆巴拉克的专制政权有何看法,奥巴马说:“我不喜欢把人贴上标签,穆巴拉克是个好人,做了很多好事,他维持了稳定,我们会继续支持他。他是朋友。”

拜登任副总统时,曾在一次采访中反对把穆巴拉克归入暴君一类,并驳斥了要求其下台的呼吁。

特朗普更是称呼军人政变上台的塞西总统是自己“最喜爱的独裁者”,在特朗普政府默许下,持续的逮捕与侵犯人权行为使埃及的人权局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恶化。

上月初,拜登政府誓言不再支持沙特阿拉伯主导的多国联军介入也门内战,并停止出售相关武器给这些国家。首当其冲的是沙特和阿联酋的军购订单。

然而,半岛电视台上月中报道,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出售168枚雷神公司制造的公羊导弹给埃及,总值1.97亿美元。国务院给的理由是“埃及仍然是中东重要的战略伙伴”。

有人批评这是双重标准。

外交策略重点转向印太地区 美国未来对中东关注将减少

有分析说,目前中东的经济与政治利益主要是由北约成员国、中东国家、俄罗斯,以及美国四块版图所区分,苏伊士运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与该区的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将使局势更加复杂化,特别是海军军力的加强已成为土耳其、俄罗斯,以及埃及等国家现下发展的重点。

但拜登外交策略的重点正转向印太地区,聚焦建立一个抗衡中国的统一阵线。国务卿布林肯公开表示,与特朗普时代相较,美国未来对中东的关注将会减少。

如果未来美国真的与埃及交恶,北非的势力版图势必进一步重组,让俄罗斯与中国逮到机会来填补美国的空缺。

中东和运河地区的大国博弈会继续演下去。问题是拜登有没有艾森豪威尔那样的智慧和魄力。

开船过运河有多难?

长赐轮搁浅堵塞苏伊士运河的事件引起全球关注,尤其是运河管理局主席澄清强风并不是搁浅的主因,也排除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后,调查焦点已转移到人为疏失和技术问题。许多人不禁怀疑是不是领航员驾驶技术太差?

为了让民众了解船只通过这条运河有多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设计了一款模拟游戏,让有兴趣的人尝试一下。

“穿越苏伊士运河”游戏 旅程不发生碰撞才是赢家

这个名叫“穿越苏伊士运河”(Steer through the Suez Canal)的游戏目标是要在运河的模拟地图上,用电脑键盘控制运河中的船只,使它顺利地从运河南端的陶菲克港经由运河航行至北端的塞得港。

玩法很简单,玩家可以在CNN网页上借由键盘上的左右键操控舵的角度,或使用上下键操控引擎动力前进或倒退。网页的左边有引擎动力、风向、风速的数值可供参考。

玩家必须按照这些数值调整船只行进的方向和动力,否则很容易像长赐轮一样卡在运河中或是直接撞上河堤。

一旦发生碰撞,游戏就会结束,不管船开到哪里,都得重新由陶菲克港启航。能够在不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完成旅程,才是真正的赢家。

尽管CNN说,这是一个非科学化的简化互动游戏,纯粹是为了展示的目的。我尝试了几轮,没走多远就发生碰撞,很快便game over。如果是来真的,已有价值几亿美元的轮船毁在我手里。不得不同意CNN所说“通行苏伊士运河是个高压和复杂的壮举”。

与此同时,游戏网站digitallightfoundation.com看准运河话题正热,周二在Steam平台上曝光模拟游戏“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 Simulator),让玩家可以模拟整个苏伊士运河航程,掌握港口,灯塔、下锚处等位置。它强调玩家可以即时模拟14小时在运河上的航程,同时也将有天气与交通变化等。

美中不足的是,游戏目前并没置入船只搁浅的模拟内容。

“苏伊士运河”预定4月20日在Steam平台上市。今年8月将推出巴拿马运河模拟游戏。

堵船事件凸显了运河水道的脆弱性。就怕恐怖分子和不法之徒把模拟游戏当示范教材,摸透水道的地形和海象,找到适宜下手的地点和目标,到时如虎添翼,祸害无穷。

赞一下
(15)
88.2%
赞一下
(2)
11.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