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十四五规划信心满溢但目标谨

时间:2021-03-19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分析: 十四五规划信心满溢但目标谨慎步步为营

中国全国人大上周四通过的“十四五”(2021年到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汇集2021至2025年五年的短期目标,以及15年的远景计划。这份全文超过7万字的文件,列明了中国在新阶段将采取的发展路线。

备受关注的“十四五”规划被中国官方定位为开启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受访学者分析,规划内容显露出中国对新发展阶段充满自信,同时也因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而步步为营。

中国全国人大上周四(11日)通过的“十四五”(2021年到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纲要”),首次汇集2021至2025年五年的短期目标,以及15年的远景计划。这份全文超过7万字的文件,列明了中国在新阶段将采取的发展路线。

纲要的19个篇目中,超过10个是新增或首次独立成章的主题。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这三大主题最为突出,紧接在纲要概述之后。

与上一个五年规划相比,十四五的主要发展指标也出现不少变动,20项指标中新增了“安全保障”类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被纳为新指标。

郝福满:纲要彰显中国对自身模式的自信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Bert Hofman)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纲要在表述上彰显了中国的自信;其中谨慎的目标,则体现出中国对外部挑战的理性(sensible)判断。

郝福满指出,纲要在阐述中国参与国际治理的篇章中,展现出更积极的姿态;其中的内容包括,中国将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以及建设性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经济治理合作,提出更多中国倡议和方案。

“中国在之前的五年规划中,从未这么明确地表达(参与制定新国际规则的)意愿……这反映出中国对自身模式的自信。中国把西方目前的治理情况,包括冠病疫情和一些国家的经济危机视为明确的信号,认为世界正在重置,中国的路线是更优越的(preferred)。”

但郝福满也看到,此次的纲要目标十分谨慎,其中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核心主题,可以解读为中国面对中美科技战、全球冠病疫情等复杂外部环境时,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

纲要因此提出对科研、产业供应链和国内市场的重视,也新增有关粮食和能源安全的指标。

中国政府谨慎的发展策略,也反映在纲要保守的增长目标中。郝福满指出,科研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目标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例子;纲要设定的年均增长目标为7%以上,但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至2020年的科研经费投入增长都维持在双位数,因此7%的目标并不算高。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研判,纲要的总体基调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预示了中国下来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安全”。他指出,“安全”这一关键词在纲要全文中共出现180次,涵盖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领域,也包括网络、数据、数字生态、生物、生态、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更突出强调了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安全。纲要也前所未有地设“统筹发展和安全”专篇来加以部署和安排。

王军解读,纲要中对安全的强调,“说明中国已经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准备打‘持久战’,来全力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各种惊涛骇浪和不测风云”。他认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将继续改变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并为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2026年到2030年),中国经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夯实基础。

西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吴延瑞则指出,美国特朗普政府执政四年造成混乱、冠病疫情导致中美竞争加剧,加上拜登政府可能联合盟友围堵中国;这些因素都加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政府在发展规划中主动采取对策的紧迫感。

纲要强调“民生福祉”凸显“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在民生发展方面,王军指出,此次的纲要更强调“民生福祉”,凸显了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根据他的统计,纲要首次增加“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篇章;在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数量达七个,是20项指标中最多的一类,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为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

郝福满同样认为,民生福祉的发展在纲要中受到重视。但纲要为民生课题设下的目标,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样趋于保守。

以城镇失业率为例,纲要设下了年均低于5.5%的目标,但即便在冠病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中国的失业率也没有超过5.5%。

郝福满推测,中国近年来通过减免税收和税务延期政策协助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和促进经济,近五年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2%显著降至18%,因此可能没有足够的财政能力,在民生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赞一下
(13)
72.2%
赞一下
(5)
27.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