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中国“让我欢喜让我忧”

时间:2021-03-06 07: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四面墙外

最近与一位居住美国近10年,数月前回到新加坡的年轻人谈话。他告诉我,美国人对中国的不满他已经很熟悉,但是回来后很惊讶地发现,周围的新加坡年轻友人虽然知道中国对自己的未来举足轻重,但是中国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似乎不完全正面。

我没有确切的数据说明这个现象有多普遍。过去几年来中美关系交恶,特朗普的作风令许多人反感,但是中国国内外同时应付好几条战线,新疆、香港、台湾、南中国海问题的处理、冠病初始武汉疫情的吹哨,以及在一些外交场合中国官员的言辞对应,确实也让一些年轻朋友觉得不太理解。这些年轻人务实地看待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是一回事,但也总觉得中国的意趣和价值理念似乎与他们有相当的距离。

这让我联想起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学院2月发布的亚细安态势年度调查报告。《联合早报》之前详细报道了有关的调查结果。其中,有高达44.2%的人认为,中国是疫情期间对本区域援助最多的亚细安对话伙伴,排名第一,比认为是日本援助最多的受访者高出超过一倍。然而与此同时,认为中国经济力量扩增,并为此对中国在本区域经济影响力上升感到担忧者,从前一年的71.9%微升至72.3%;对中国在本区域政治与战略影响力扩增感到担忧的,从前一年的85.4%上升至88.6%。

这种“既领受你的好意,又对你的影响忧心忡忡”的心态,在报告里几处可见。受访者多数对未来三年与中国的关系感到乐观,同时又担心中国的国家影响力会上升,包括担心中国在南中国海的问题上会采取强硬手段,或者利用亚细安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左右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选项。这里头反映的是东南亚与中国既近又远的关系,不乏合作往来,但是信任感不足。

我对接受调查访问的这群人很感兴趣,仔细看了一下,年龄在21岁-45岁之间的占多数。他们当中,四成来自研究中心、智囊机构,三成在政府机关工作,这两个群体占了大部分,私人企业界则只有近一成。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个报告主要反映了东南亚中青年知识群体的看法。并且,不能排除的是,他们在各自的国家可能还主导政策和舆论。

他们为什么会对中国有这样的印象和担忧呢?

我之前也收到研究院的调查问卷,知道调查主要用英语进行,不过今年的调查除了英语,也包含了印尼语和越南语。在语言文化多元的东南亚进行研究,提供切合当地使用语言的选择,是对细节的照顾,也能涵盖更多东南亚当地非英语使用者的反馈。

我之所以对语言的使用特别敏感,是因为语言对信息的汲取、对思维方式、对事件理解、印象形成和价值判断,很可能产生影响。英语媒体长期以来占据世界主流的位置,不少受众是通过西方英语媒体的视角来认知和理解中国。它们突出和塑造的中国形象,直接影响人们对中国的观感。因此,中国怎么触达外部人群,是很大的工程。

语言是重要的媒介,也因此我们看到中国也一直在搭建其他语言的媒体平台,要打造自己的软实力。2016年底重新塑造以英语为主的新品牌——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即是一例。但是语言固然重要,却只是第一步。它不只牵涉到翻译而已。除了新闻的选题、说故事的方式必须能够为习惯英语媒体的观众接受之外,如何建立公信力,或者至少减少让人感觉是在“宣传”的色彩,都不是投掷多少资金即能马上成就的事。

也因此,如果你最近上网用英语查找CGTN在伦敦被撤销牌照的新闻,恐怕看到的都是以中国禁止英国广播公司(BBC)为标题的新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BBC制作新疆问题的访问真实性提出质疑,逐点反驳。中国经过认真收集资料与调查,但是大部分不读内容细节或者感觉孰是孰非无法分辨的受众,还是只会把焦点集中在中国禁播BBC上,并且得到中国严厉审查媒体、对外国媒体采取高压手法的结论。

不过,中国面对的问题还不仅是语言的隔阂。中国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与大部分国家迥异;再加上国土广袤、问题庞杂,中国所须考虑的因素,往往非外人可以想象。那样,单通过西方英语媒体的视角看中国,会得到某些印象不足为奇。

更何况,当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都让世界叹服,人们对它在信息开放、声音多元等等的期望值也会有所提高。世界很难明白和接受,为什么中国要求人们聆听它的声音,却把外界的声音排除在中国大门之外。为什么它总是有外人必须理解而往往无法理解的国情和运行轨道?长期不对等的信息传播,突出的是中国的与其他国家“不一样”。

很多这类事件相加起来,只会让中国处在更不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当中,难以让自己的申辩为外人所听见。

而当形势越不利时,中国的“斗争”意识越强。这几年中国一些官员、媒体在处理事情的态度和论述,反击力道有时颇猛,语带嘲弄。沉稳自信中的谦和不是中国的风格。中国的风格是直接有意地“示强”,仿佛不“示强”即代表积弱。“示强”在国内赢得激励和掌声。

但是,他们的“示强”,都会在中国崛起所带来的竞争背景底下,每天被媒体继续放大。外人在一旁看着这样的互动,默默形成某种观感。他们固然听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周边国家,阐述外交理念时强调睦邻友好、亲诚惠容,但是也看到中国呈现坚硬强势的一面。

也因此,回到尤索夫伊萨东南亚学院的报告,东南亚青年知识群体对中国的反应,并不让人感到惊讶。

这样的反应,中国有多在意?有朋友悲观地说,中国有时已经让人觉得它不听了。这有点可惜。我看到中国其实费了不少力气,投入许多资源传播自己,它应该不会希望被看作只说它要说的,不听它不想听的了,更不会希望自己令友邦既喜又忧。只是软实力要“软”得其法并不容易,它最终要的不是大家都赞成或表扬它,而是理解和尊重它的差异。国家的对外沟通和形象营造,不是个别部门的宣传应对手段问题,而是个大战略。

那位从美国回来的年轻朋友兴致勃勃,他要帮助他的朋友了解中国。我也认为了解是好的起点,对大家都好。他拿出手机,给我看他所做的努力,我全神贯注地听,虚心向他学习。

作者是华文报集团社长

赞一下
(104)
52.8%
赞一下
(93)
47.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