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新常态的两会怎么开

时间:2021-03-03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京腔新韵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一名外媒同行说,要不是发现上周网购的东西从上海寄到北京花了整整四天,包裹还贴上了两张“已安检”标签,还真没感觉两会就要开了。

去年因疫情影响,中国打破自从1990年代形成每年3月上旬召开两会(全国人大、政协年会)的惯例,把这件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年度大事,推迟到了5月下旬,会期也缩短到八天。

如今疫情受控,两会又如往年,恢复到了3月上旬召开。可经历了一场疫情,两会却发生了变化。

全国政协会议明天下午开幕;按照惯例,在非换届年份,两会通常举行13天左右,全国政协会议比全国人大会议提前两天召开。而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只比全国人大会议提前一天召开,据了解,整个会期很可能和去年一样,缩短到八天。

往年数千名中外记者跑两会的盛况,今年同样不会出现。为防控疫情,此次两会仅邀请驻京的中外记者采访。即便是成功注册报道两会的记者,也无法像以往那样,凭着一张两会采访证,随意进出各个向媒体开放的场合,只能到“云端”,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形式约访。

会期缩短、节奏加快正成为两会的新常态,这样的改变对两会是好事吗?

最乐见两会会期缩短的,大概是北京市民。每年这个时候,数千名代表委员从全国各地到北京共商国是,城市几乎被两会征用,一切都得服从于两会,两会曾一再受到资源浪费和扰民的质疑。

随着这些年两会纪律管理加强,各代表团食宿一切从简,会场外杜绝宴请应酬,两会浪费的风气有了明显改善。不过,中央与地方高官、军人、商界、学界、宗教界等代表齐聚北京,会议期间的交通和安保无法削减,各种交通管制、邮件包裹二次安检等,仍给民众带来诸多不便。

缩短会期后,两会节奏明显加快,代表委员在更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履职,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参政议政上,而不是把两会当成闹哄哄的政界联谊会,或是个人的“秀场”,这也不是一件坏事。不过,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下,相对开放的参政议政场合本来就极有限,两会多年来也一直被诟病流于形式。缩短会期后,两会需要讨论的复杂课题,是否能够得到充分讨论,各种不同的意见是否有机会表达?

对报道两会的媒体而言,新常态下的两会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得知今年两会的采访方式后,跑了多年两会的同行都预见到,今年大概率又无法“上会”,即无法到两会现场做报道。好处是不用披星戴月前往人民大会堂,在北京初春的瑟瑟寒风中排队等候进场,也不用在大会堂、新闻中心和代表委员的驻地来回奔波,一边赶场一边赶稿。

这也意味着两会报道的呈现很可能失去鲜活和生动的现场,而是停留在围绕大政方针的演说、官媒一板一眼的政策报道、电视里恢弘的会场和代表委员热烈的掌声。

倒不是说两会只有花边新闻才能吸引眼球,但相对严肃沉闷的两会期间,这些话题往往是突破口,让两会在民间保持热度,甚至形成良性的官民互动。改变两会高高在上的形象,拉近两会和普通人的距离,还能推动和民众切身相关的决策。

作为媒体,尤其是驻华外国媒体,大家也关心这扇近距离观察中国政治的难得窗口,在新常态下会不会以防疫为由而关上?

从前的两会,除了最重要的开闭幕式以及两会结束时的“重头戏”总理记者会,还有一个很多记者关心的环节——人大各地方代表团的开放活动。

由政治局委员担任地方“一把手”的省市自治区代表团开放活动,尤其受到关注。一些明星官员的风采,脱稿也能侃侃而谈的自信让人印象深刻;令老记者难忘的,还包括2012年重庆代表团的开放活动。那是前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轰然倒台前最后一次直面媒体,回应了轰动一时的“王立军事件”。

官方当然不希望看到负面新闻抢走两会的焦点,上述情况也只能算是特例。更多时候,发言代表会对着稿子照本宣科,地方党政“一把手”现场回应媒体的问题也都中规中矩。不过,由于中国政治鲜少向外界开放,两会可能是唯一能较近距离观察到身居高位的中国官员,一窥他们之间互动,甚至是他们与媒体互动的场合。有一个词“监督”,这些年似乎已不大流行,但为政者接受监督依然有其积极意义。官员在两会上、在众人眼前、在镁光下公开活动,也能算是一种监督。  

中国在疫情前的两会,往往会邀请大量世界各国的记者,展示开放的姿态。如果因疫情原因,新常态下的两会无法像以往那般开放,那当局能否设法打开更多其他的窗口?毕竟一个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需要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从而与外界产生积极和良性的互动。

赞一下
(33)
75%
赞一下
(11)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