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上Clubhouse唠嗑

时间:2021-02-10 07:2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京腔新韵

终于,我在一名朋友的“邀请”下,成为了当下最火的神秘社交软件Clubhouse的用户。

这个在美国已经存在近一年的社交软件,最近在中国突然受到关注。虽然还没被广泛使用,但一些较前卫的中国网民,尤其是科技界、投资圈、媒体圈和有海外生活经历的中国人,过去一个多星期纷纷成为用户。

Clubhouse到底是什么?

这款基于语音的社交软件被称为“音频推特”,核心功能其实只有一个——唠嗑(指闲谈)。

想象一下在没有互联网甚至没有电视的年代,街心公园里聚着三五成群唠嗑的人,这一群聊的是大蒜涨价,那一群聊的是闺女出嫁。走进街心公园,能自由在不同的话题间穿梭,听听别人聊些什么;有兴趣的话,就站在旁边多停一会儿,还能插上两句。

Clubhouse在线上还原了这样的场景。登录软件后,用户能进入不同的聊天室去听别人唠嗑,社交就这样开始了。用户可以发表评论、提出问题,也可以关注聊天室里的陌生人。如果不喜欢讨论的话题,随时能离开。要是找不到一个喜欢的话题,也可以新开一个聊天室,发起一场自己感兴趣的讨论,等志趣相投的人进来唠嗑。

各个聊天室聊的事情五花八门,有专业性很强的比特币投资、互联网创业,也有美食、音乐、读书、婚姻等生活类话题,有像“996的员工上班时间吐槽996大会”等社会性话题,也有随意到类似“聊一个你想聊的话题”这样的讨论。

Clubhouse去年3月推出后,最开始只在硅谷的小圈子里流行,到去年5月也仅有1500个用户,多数是美国科技界的领袖、创业者、风险投资人。

这款应用真正火起来,还是因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和股票交易平台罗宾汉首席执行官特内夫(Vlad Tenev),本月1日在该平台直播聊天。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本月7日也亮相Clubhouse,加入“你为什么回国/不回国”的聊天室。顶级大佬的加持,顿时帮Clubhouse打响了知名度。

这项新型的社交软件诞生于冠病疫情期间,在面对面社交受限的情况下,沟通的需求通过音频、视频等互联网社交来满足,成为一个释放压抑的渠道。游走在各个聊天室,一言不发偷听别人聊天,抱着手机在家也能满足不见面的社交需求。

它的神秘性和排他性也很吊胃口。Clubhouse犹如一个不对外开放的私密俱乐部,需要现有用户邀请“入伙”,让很多人产生好奇。特别是这个平台上时不时有业界大佬亮相,对很多喜欢仰望精英圈层的中国白领非常有吸引力。在中国互联网上,Clubhouse的邀请码就像演唱会门票一样被高价转售,有人不惜花500元人民币(约100新元)买邀请码挤进圈子。

这项语音社交软件在中国顿时受到关注,还有另一个原因——Clubhouse刚刚名声大噪就被封了。

面簿、推特、YouTube等西方社交媒体软件在中国遭屏蔽,成千上万中国用户涌入Clubhouse很快受到瞩目,“防火墙”上撕开的小口子前天晚上起被堵上。

Clubhouse快速进入监管雷达并不让人意外。这个社交网站上,以华语为交流语言的聊天室内,有很多主题与政治相关,

笔者昨天“入圈”后在不同聊天室逗留短短半个多小时,就听到有人谈到自己和朋友交流遇阻的经历;有人分享在系统任职的亲人如何获得数据,表达对互联网空间和信息隐私的担忧等。

但这些发言者,并不全是从“自由派”的角度出发。当中也有不少声音为中国的政策辩护,甚至有“翻墙”进入Clubhouse参与讨论的人在一个聊天室中提出,设“防火墙”有必要性,“既然(官方)默许翻墙,有没有‘墙’没有太大区别”。

Clubhouse短暂地成为中国网民对敏感话题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从人们对这些课题的讨论热度,看得出中国人吸收不同的信息和对舆论多样性的渴求。虽然有些观点针锋相对,但想法的表达都在相对理性和相互尊重的氛围中进行。通过短暂交流,人们从舒适的同温层迈出一小步,去聆听另一方的观点。

从中国官媒为屏蔽Clubhouse的辩护看,官方最大的担忧是它成为散播反华言论的平台,从而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但随着中国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互联网使用者判断信息的能力,以及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或许可以抱有更大的信心。在短暂的自由讨论中,Clubhouse上中国网民为体制的辩护,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赞一下
(17)
77.3%
赞一下
(5)
22.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