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远:防疫措施越严越好?

时间:2021-01-18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蓟燕春秋

随着1月以来冠病疫情出现反弹,中国一些地方的防疫措施不断加码,给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严重影响。

黑龙江省肇东市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昨天宣布,自1月17日5时起,所有乘火车入肇人员,统一到体育馆进行核酸检测后,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立即离肇。陆路卡口一律不得入肇,如以其他方式入肇者,一律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同时,肇东市小区居民每人每三天可凭证出行1次购买生活必需品;农村群众不能出院门,更不能串门,每三天可在屯内出行1次购买生活必需品。除药店、食杂店、果蔬店、粮油店、超市、农贸市场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场所营业外,饭店禁止堂食,其他经营类场所一律暂停营业。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也规定,凡是进入肇州人员,即使来自低风险或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都一律实行21天集中隔离、七天居家隔离的措施,费用自理。

河北省南宫市前天发布“最严厉的封控措施”:南宫全市所有社区、小区、家属院及居村人员一律不许流动,所有居民居家隔离;所有有工作任务的人员一律在单位吃住,严禁返家。对于违反以上规定且不听劝阻的,采取行政拘留措施,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放眼中国各地,这几天采取类似严厉封控措施的地方并不少见。此前,不仅疫情反弹明显的河北省,就连疫情反弹不明显的辽宁沈阳、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山西晋中等多个地方政府,都宣布当地进入“战时状态”,似乎只有在第一时间“宣战”,才能显示政府“高度重视”防疫工作。

“战时状态”的严控措施,在去年年初武汉市疫情泛滥之际收到过巨大成效。当时武汉市和湖北省疫情来势汹汹,好几万人被感染,加上当时人们对2019冠病疫情了解甚少,当局以“战时状态”应对疫情,并不为过。

与当时的武汉相比,肇东市、肇州县等地并不是这轮疫情反弹的重点地区,当地政府一上来就采取如此严厉的封控措施,看似雷厉风行,实则给当地的生产秩序和民众正常生活造成冲击,有形式主义或滥用职权之嫌。

当地负责人当然不认为自己是形式主义或滥用职权。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在疫情之前就采取严厉防控措施,展示了他们坚决防控疫情的态度和手段;假如今后当地真的出现疫情,自己也足以应付上级的问责。至于这些措施将给民众正常生活带来多少不便,影响多少人的就业和饭碗,都没有展示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负责态度重要。

也有一些人认为,防控疫情的措施越严越好,比如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无差别实行21天集中隔离、七天居家隔离,不过就是一部分人有些不便,却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

这似乎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在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密集的当下,每个县市都有许多在外地的“打工者”返乡,21天集中隔离基本要耗掉这些返乡者一年的假期;加上还要自费,他们辛苦挣来的钱又要被摊薄一大块。这种“不便”无论落到谁的头上,都是很大的负担和痛苦,何况要承受这些痛苦的人不在少数。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客观实际,随意采取“战时状态”的防疫措施,更像是一种“拍脑袋”式的武断决策。在决策者眼里,既然是“战时”,他们自然不用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也不用顾及舆论的监督。这不仅是权力的任性和霸道,也是貌似负责、其实为了卸责的懒政行为。那些正常生活和出行受到严重影响的民众,成了权力任性和官员懒政的牺牲品。

对于地方政府滥用“战时状态”,中国主流官媒也发声指责。新华社下属的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说,一些地方用“战时状态”表述,是想表现出一种积极抗疫的姿态。但是,疫情防控的决心大不大、手段灵不灵,无关口号,关键靠实干。这些天,有的地方宣布进入“战时状态”,火车站、机场防疫却漏洞百出;有的地方已有群众议论,觉得“战时状态”跟平时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按照中国法规,官方可以宣布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但决定权在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由国家主席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或战争状态。

由此看来,一些地方政府发布“战时状态”升级防控措施,其实于法无据,反映了这些地方主官法治意识淡薄、权力过大且缺乏监督的现实,难免让人质疑他们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受制约的权力,不仅不利于防控疫情,更有损政府形象。

赞一下
(181)
96.8%
赞一下
(6)
3.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