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远:《大秦赋》大秦还是暴秦?

时间:2020-12-28 07: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蓟燕春秋

一部名为《大秦赋》的电视剧,近日在中国网络舆论场引发不少口水战。网民争议的焦点,从该剧的编剧、演员演技蔓延到秦始皇的历史功过,甚至变成某种历史观、价值观之争。

《大秦赋》是大秦系列电视剧的收官之作。大秦系列包括2009年《大秦帝国之裂变》、2013年《大秦帝国之纵横》、2017年《大秦帝国之崛起》,这三部的豆瓣评分分别为9.1分、8.9分和8.5分,成绩不俗。

长达70多集的《大秦赋》主要讲述秦王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辅佐下,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该剧本月初播出后,前几集颇受好评,但很快高开低走,豆瓣评分从8.9分跌至6.4分,创下了大秦系列的最低分。

对于该剧评分一路下滑,业内人士认为有几处重大败笔。一是年近40岁的张鲁一扮演13岁的少年嬴政,形象让人难以接受;二是剧中添加了不少“现代情感戏”,包括嬴政在草原上邂逅了楚女芈华,便不可自拔,芈华在前跑、嬴政在后追的场面让观众觉得这更像琼瑶剧。尤其嬴政对秦国宰相吕不韦说:“你若是我的生父,我愿意跟你一起离开秦国,愿意跟你浪迹天涯,也不愿做一个连自己生父是谁都不知道的畜生。”如此“新潮”的台词让很多观众感到崩溃。

但这些硬伤和豆瓣评分下滑并没有过多影响《大秦赋》的收视率,它的全网热度连续蝉联了大半月的冠军。这与有关该剧戏里戏外的众多争论有直接关系。

目前,有关该剧的争论已经脱离了剧情本身,转向秦国是大秦还是暴秦,秦始皇是历史伟人还是历史罪人等更具意识形态色彩的领域。

支持大秦扫灭六国的网民,大多从统一胜过分裂的角度出发,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周朝的贵族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等等,为中国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和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

反对暴秦的网民则认为,秦始皇吞并六国是为了掠夺和奴役更多的人民。微信公号“王昊轩好学”发文称,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变成了一个奴役民众的战争机器,所有国民都成了战争机器上的螺丝钉和发动战争的炮灰,丧失了个人自由,六国人民宁愿逃亡也不愿意做秦国的子民。秦朝从本质上和纳粹德国、二战时的军国主义日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建立在对内压迫、对外扩张的野蛮政权,一切资源都为战争服务。帝国的荣耀是用平民的尸骨炼成的,崇拜和美化这样的野蛮政权,是愚昧和野蛮的。

这场口水战在12月26日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诞辰日前后达到高峰。《大秦赋》作为电视剧,观众无论赞美还是批评,原本十分正常,但不知不觉间,争论的焦点变成了大一统和秦皇暴政之间的对立。支持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被指为支持暴虐,不关心庶民生计;诋毁秦始皇的,被批为不赞同统一,反对中国崛起。

这难免让人联想到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1973年9月,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毛泽东生前多次称赞过秦始皇,一些人也把他比作秦始皇。不难看出,《大秦赋》当下引发的秦始皇功过之争,其实意有所指,或者说不同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碰撞。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功过都十分鲜明。毫无疑问,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十分血腥惨烈,秦王朝广征民夫修长城、建皇宫、陵墓也令广大百姓苦不堪言,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残酷针对六国反抗,秦之暴政确实是历史事实。

但另一方面,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国之间500多年的战乱,秦王朝建立的中央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也比此前的贵族分封制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站在今人的角度,因秦之暴政而彻底否定秦始皇,或者因秦始皇统一中国而无视他的暴虐,都很难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实际上,一些人参与这场由《大秦赋》引发的大秦还是暴秦之争,本身就带有针对某种价值观的不满情绪,争论也不免沦为指桑骂槐的口水仗。

赞一下
(190)
92.2%
赞一下
(16)
7.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