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个省市近期出现电力缺口,“开三停四”、用电高峰期“路灯开一半”的局面重演,曾引发外界认为是限制澳洲煤炭进口所知,但国内媒体采访业内人士后发现,这背后隐含电力能源结构的问题,而包括发展内陆核电在内的结构调整值得关注。
据《第一财经》昨天报道,多位受访者认为,能源结构问题正是出现电力缺口的症结所在。以湖南省为例,在主力电源的火电之外,该省近年力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其中也突显了资源配备不合理、布局未考虑因地制宜等问题。
根据国家电网湖南电力公司统计,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内清洁能源装机规模为2594万千瓦,占全省总发电装机容量的54.8%,其中水电装机1744万千瓦,新能源规模达850万千瓦;湖南每10度电中有5.1度电来自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电量占比排名全国第四。
但现在,受特殊的天气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水电、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无法稳定替代作为主力的煤电。
作为水电大省,湖南水电装机容量为1492万千瓦,占比31%。夏季丰水季,水电大发,因此2020年夏季的电力缺口较小。但到了冬季的枯水期,水库水位下降,水电便无法正常发电。
在风电和光伏方面,该报记者根据官方资料梳理发现,从2015年至2019年4年间,湖南省风电和光伏装机分别增长了262万千瓦和306万千瓦。但国家电网湖南电力公司知情者告诉第一财经1℃记者,受到冬季冰雪天气影响,风电风叶敷冰,无法正常发电。据其透露,在当前的极端天气下,湖南大约有400万~500万千瓦的风电无法正常发电。
国内某发电企业的一位中层也表示,目前湖南有不少风电场因为风叶敷冰而无法正常运转。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教授认为,从一定意义上看,电力供应不可能一直是“十二五”和“十三五”前期非常宽松的状态,适度偏紧有利于暴露当前电力供应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可以加速、倒逼电力改革和转型进程。
此次多地出现大面积限电的情况,袁家海教授及其团队,早在今年6月23日发布的《中国电力安全经济性分析和保障路径研究》中已做过预测。该研究指出,解决尖峰负荷缺口的关键已不在于继续扩大煤电装机规模,而要从电力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电力供应结构,在根源上解决电力缺口问题。
随着本轮“限电”情况出现,关于是否应该在内陆省份上马核电项目的讨论又一次被提及。
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多次提交尽快重启内陆核电项目的提案和建议。这些提案和建议认为,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是解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并且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官方资料梳理发现,除湖南、江西和湖北之外,河南、河北、四川、贵州、重庆、安徽、吉林和黑龙江等十余个内陆省份也在布局内陆核电。与此同时,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内陆城市也在布局核电。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6月16日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认为,“十四五”期间稳步推进中部地区核电发展,推动湖南、湖北、江西等中部省份比较成熟的核电项目建设,是解决中部地区电力需求问题的战略选择,对促进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具有长远意义。
从全国能源结构来看,中电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8.4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1.9%。分类型看,水电3.6亿千瓦、核电4874万千瓦、并网风电2.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2.0亿千瓦、火电11.9亿千瓦。由此可见,核电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内陆核电的安全性一直是中国社会关注的重点,‘十四五’期间,内陆核电能否有机会投建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另据国际能源网此前报道,自从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全球核电发展进入低迷期,中国在2019年之前连续三年未批准新的核电机组,曾经批准的一些核电项目也未能如期开工,湖南桃花江、江西彭泽、湖北大畈三大内陆核电站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被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