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室内外
如果大部分富人能贯彻“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现今世界应该会好很多。
第一次认识“花呗”,心里就有种不快。
“花呗”直接鼓励“敢敢花钱不要犹豫”,十分煽动,毫不掩饰贷款者的牟利心态。更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是这个贷款工具以年轻人为目标。
无论经济如何蓬勃,社会上总有跟不上消费主流的人。年纪大的“穷人”还不那么令人担忧,因为经历磨炼,他们多少理解“量入为出”的生存法则。让人忧心的,是刚出社会谋生,面临物质诱惑的年轻人。
流连在商店橱窗外,一句“花呗”可能就让他们忘了金钱的价值,踏步入店。
根据资料,花呗和借呗在今年上半年就产生112万亿人民币(约22.7万亿新元)的净利润,是蚂蚁集团的“现金牛”。
因为蚂蚁金服上市受阻,这个问题才落到大家的视线焦点。
一周前,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在北京举行的2021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致辞时,就表明在中国还没有公布实施互联网金融重要管理法规之前,暂停蚂蚁金融上市是正确的决策,并警告不能允许互联网平台逃避金融监管。
钱,永远是世俗人离不开的东西。差别是有人认识它、看清它,有人被迷惑、被典当。
几年前,工艺教育学院毕业的侄儿,领到第一份全职工薪水时,将两三成薪水恭恭敬敬地给了笔者的妈妈,他的阿嫲。
侄儿的懂事贴心、对老人家的关爱,让阿嫲老怀宽慰。
他后来被理工学院录取。一眨眼,几个月前毕业了。上个月阿嫲生日,孝顺的他还不忘包了个红包给她。
朋友谈起她二哥只念到中四,在众多兄弟姐妹中的教育程度最低,却最照顾家里,给双亲的家用最多。
没多少的人,却似乎最舍得“给”。
采访法庭案件时,不时看到富裕的专业人士,为了父母的遗产与手足大打官司。
有时得怀疑,爱心和孝心,是否与教育程度挂钩?受教育越高,爱心和孝心就成反比?
日前,与两个福利机构的筹款主管喝下午茶,听他们谈如何在疫情期间使出浑身解数,鼓励人们捐款,突破筹款瓶颈。
一个突然提到,医生、律师和会计师赚最多钱,却似乎特别吝啬,“他们太懂得算计,也太计较了。”
这样说不免有一竹竿打翻全船人之嫌,但回到现实,如果大部分富人能贯彻“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现今世界应该会好很多。
也有一种人,虽然赚很多,却因为意外而来不及用,也来不及施予。
全球最大卖鞋网站Zappos创始人兼前行政总裁、美籍华裔富豪谢家华(Tony Hsieh),上月在康涅狄格州的火灾中受伤,后来伤重身亡,终年46岁。
谢家华将Zappos打造成市值10亿美元(约13亿新元)的互联网制鞋和服装巨头,2009年以12亿美元(约16亿新元)卖给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
笔者对这传奇人物不熟悉,好奇查看他的致富背景。
据报道,这名亿万富豪生活很简单,不爱花钱,发迹前在拉斯维加斯的拖车社区居住。
他生前积极行善,包括致力于振兴拉斯维加斯市中心,2013年捐出3.5亿美元(约4.6亿新元)重建该市,对员工也十分慷慨。可惜命运弄人,让人唏嘘。
谈到这个来不及行善的卖鞋大亨,联想起一次教会牧师穿着色彩夺目,与他穿着很不搭配的运动鞋上讲台证道。原来,这是一名客工送的礼物,答谢牧师平常的照顾。
运动鞋或许廉价,但可能是客工几天的工资。牧师心疼客工花钱,嘱咐他别破费。
他满怀感慨地引述客工的回应:Money I don't have, but I have a heart(我没有钱,但我有颗心)。
再过五天,就是圣诞节了。
这是感恩的季节,真诚希望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少花呗、不借呗,学存呗,多分享呗。
(作者是新闻中心资深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