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问题,中国在最近公布的“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计划中明确指出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也再度引发社会对“35岁”职场年龄歧视的新一轮关注。
曾有报告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所提的年龄普遍在35岁以下,40岁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差别排斥。有网民甚至形容,“35岁后的人仿佛不配拥有工作一样”。
“35岁之殇”几乎遍及所有职场领域,互联网企业是众所周知的重灾区,公务员、高校、公司等也无一幸免,甚至还蔓延到菜场卖菜人员以及女演员的范畴。
一、“35岁的程序员都去哪里了?”
在技术急速更迭的IT和互联网行业,年龄歧视最明显。美国知名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去年在北京大规模裁员,35岁以上被裁员工在IT领域另寻工作时,就遇上“35魔咒”。
一名36岁的前甲骨文员工透露,他在面试新工作被问及,“你们平时工作很轻松吗?能接受加班吗?”这显示出雇主对“36”的年龄是否可以承受行业“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生态模式的担忧。
另一名遭遇年龄歧视的前甲骨文职员也抱怨道,在甲骨文的美国同事里就有50多岁、头发花白仍在写代码,自己也面试过40多岁的程序员。
2018年发布的一份《90后互联网职场报告》显示,互联网从业者平均年龄是26岁,其中55.8%是90后。
专攻IT业的猎头透露,市场上最吃香的其实是“85后”的核心技术负责人,其次是毕业没几年、“性价比高”的90后;最尴尬的便是35岁以上、退出技术一线的管理人员。
二、年过35岁就没机会进入体制内吗?
中国历年各省公务员招录中,对考生都明确了“35岁”的年龄限制。
比如,最新公布的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明确规定,要求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除了国考,大部分省份也在招考条件了对年龄做了如上规定。
事实上,2007年中国人社部发布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中对“35岁”的年龄限制早有明文规定。
据了解,关于取消公务员招考35岁年龄上限的建议在中国两会上多次被提到,但至今仍未能松绑。
有报道分析称,这是因为35岁以上的人可塑性不如年轻人,身体素质没有优势,家庭负担更重。
三、博士生刚毕业就已经到了年龄大限
2010年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指出,中国博士平均攻读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时间为3.54年,平均毕业年龄为33.17岁。
之后的三年,全国博士获得者的平均学习年限和时间范围均达4.3年。因此,35岁很可能就是博士刚刚毕业的年纪。
无论是申请当名高校教师,还是申请重要的国家项目,35岁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鸿沟。然而,在各大高校面向青年人才的招聘启事中,“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这样的字样也赫然在目。
四、中年人连卖菜都不够格
武汉一菜场日前发布的《入驻须知》中因要求菜市场内的女摊贩不能超过45岁,男摊贩不能超过50岁,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相关负责人表示,“(摊贩)每天搬上搬下,得考虑身体强度啊。”看似体贴暖心的理由实际上透着赤裸裸的年龄(以及性别)歧视。
有网民调侃,人到中年,连成为一名菜贩都不够格。
一名从39岁开始就在该菜场卖鸡蛋的阿婆难过地说,自己在菜场卖了40年鸡蛋,却因年龄大了要被驱逐。
五、中年女演员只能演年长配角
中国知名女演员海清曾在一个电影闭幕式上发言指出,中年女演员“是被动的”,难以接触到优秀的作品。
随后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几名参演的中年女演员也表达了同样的困境,称市场上的大多女主角色都定位在30岁以下,她们纵然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演技,也只能演女主角的妈妈甚至婆婆的配角。
实际上,年龄歧视出现在中国各行各业。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第三季度所有的招聘岗位中,有5%明确要求求职者的年龄低于35岁。虽然更多的企业在招聘中没有明确年龄的门槛,但不少求职者都表示,35岁就是一条隐形的“红线”。
据此前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实施“延迟退休”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解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但是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35岁以上的中年人却提前被主流职场淘汰,如果不解决“35岁”中年人的就业问题就大谈55、60岁的延迟退休,是否有些隔靴搔痒、本末倒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