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领军企业紫光集团债务压顶

时间:2020-11-13 11:3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自主芯片领军企业之一的紫光集团面临巨额债务到期压力,在此情况下,紫光系债券崩盘,不足面值三成的市价,显示投资人对公司偿债能力及政府救助前景缺少信心。高达逾1500亿元(人民币,下同,305.72亿新元)的债务一旦违约,债权人将难免成为紫光千亿造芯事业的买单者。

据彭博社报道,彭博数据显示,紫光集团11月15日有13亿人民币私募债“17紫光PPN005”面临兑付,因逢周末,将顺延至下周一到期。公司明年1月底前还有两只合计15亿美元(20.25亿新元)的境外债券及存续余额2.95亿元的境内公司债到期。

紫光上月选择不赎回境内永续债,且本周据报道正寻求对境内信托融资展期,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投入巨大,但远未形成持续盈利能力,众多迹象指向公司资金链紧绷,在没有强力外部救助的情况下,难以挺过逾百亿债券刚性到期的压力。

国盛证券债券分析师杨业伟在采访中称:“债券投资者最关注的是偿债能力,是现金和负债状况,行业和战略地位意味着未来的发展空间,但并不必然意味着低风险。”紫光的问题是负债高,债务成本高企,而现金储备有限,偿债能力弱。

紫光集团官网新闻稿称,清华控股周二宣布进一步加强本集团公司治理,优化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制,同时引入专门工作团队,以有效推动校企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化解经营风险。

在中美贸易和科技战背景下,紫光多年来重金投入紫光展锐、紫光国微、长江存储等企业,在中国国内芯片设计、制造相关领域具有一定优势,部分投资者因此长期存在博弈政府救助的心态。

近期中国国务院、北京市政府及紫光集团母公司清华控股均对紫光集团的财务状况予以关注。不过,目前市场尚未见到官方采取实质性救助行动的信息公布。即将到期PPN兑付情况,将成为市场观察紫光能否获得救助,救助力度如何的重要窗口。

半导体行业前期研发投入规模极大,研发周期长,从投入到真正实现盈利通常需要很长时间,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2018年曾说未来10年投资1000亿美元于芯片制造领域;而使用包括债券在内的期限较短的债权融资用于扩张,本身就蕴含巨大的风险。

据紫光集团的半年度报告,截至6月底,公司的有息债务总额高达156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占比约52%,且其债券融资基本集中在母公司层面。

彭博社评论说,这些资产战略价值固然重大,但紫光集团透过层层子公司持股,一旦集团层面发生债务违约甚至重整,对旗下上市及非上市子公司能否保持实际控制力,及债权人对战略资产处置拥有多少话语权,均存在变数。北大方正集团今年进入司法重整后,旗下方正证券等上市公司相对独立运行,便是例证。

紫光展锐是全球第三大公开市场手机芯片设计企业,但紫光集团目前持股已大幅减少,且中间还夹着多级子公司。长江存储也存在类似情况,作为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金投入后,已经占有相当大的股权。

兴业研究称,从目前看,紫光核心子公司进行破产或重整的概率较小,母公司层面的主要资产为对集团内子公司的应收账款和长期股权投资,综合考虑负债端的担保因素以及金融机构的明股实债等,基准情形下的债务回收率约31%。

紫光集团近年来一直在试图引入战略投资者,但进展曲折。此前引入苏州高铁新城、海南联合以及深圳市投资控股的尝试均未成功。今年6月,紫光集团又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拟引入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定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增资扩股。

据协议,今年12月31日前,各方仍未能就合作事宜达成一致,框架协议自动解除;若需延续,届时各方再另行签订补充协议。目前距离这一期限不足两个月,但尚未有关于尽职调查、资产评估乃至协议谈判等工作的公开信息披露。此外,变现上市子公司紫光股份股权的交易也未最终落定。

兴业研究分析称,紫光集团债券兑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战略投资者的增资情况,假设重庆两江集团增资落地,但落地金额不及预期,那么紫光集团中期债券预计有60%的兑付概率。

彭博社评论说,紫光长期依赖外部股权、债权融资输血的另一面,是自身业务缺乏造血能力,与其研发所吞噬的巨额资金不成比例。

从财务指标看,今年上半年,反映公司主业的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35.8亿元,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由上年同期的2.99倍大幅降低至0.32倍。中诚信国际本月将公司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去年底同为校企的北大方正集团实质违约后,紫光的债券价格持续承压,这使得公司难以通过债市再融资。彭博数据显示,紫光集团上一次境内市场融资还是在2019年上半年,境外发债则要追溯到2018年一季度。随着到期债券和离岸美元贷款偿付不断消耗资金,公司日益深陷流动性危机。

赞一下
(20)
80%
赞一下
(5)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