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冷链食品 运输工具和包装须消毒

时间:2020-11-10 07:3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本月3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在核查超市内的进口冷冻食品追溯信息。( 新华社 )

于泽远 北京报道

鉴于近期天津、青岛等地出现本土冠病确诊病例都与进口冷链食品有关,中国国务院昨天发布通知,要求对进口冷链食品运输工具和包装进行全面消毒。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中国官方已基本确认进口冷链食品是传播冠病的新途径,中国或将严控冷链生鲜尤其是海鲜类食品的进口。

据中国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通知中要求,根据进口冷链食品的物流特点,分别在口岸查验、交通运输、掏箱入库、批发零售等环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中国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通知要求,消毒实施单位应详细记录消毒工作情况,包括消毒日期、人员、地点、消毒对象、消毒剂名称、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内容,相关资料和记录应至少留存两年。

市场监管部门应督促市场开办者、食品生产经营者索取消毒单位出具的进口冷链食品货物业经消毒的证明,凡是不能提供消毒证明,一律不能上市销售。

今年1月,冠病疫情率先在湖北武汉市被发现,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被认为是冠病病毒的聚散地。今年6月,北京市在连续56天没有新增病例后,又出现多个病例,北京市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被确认是这波疫情的聚散地,该市场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冠病病毒。

7月22日,辽宁大连一家海产品加工企业的一名员工被确诊为冠病患者,随后该公司约30名员工被陆续确诊。

9月24日,山东青岛新增两名冠病确诊病患,两人都是青岛港的冷冻海鲜装卸工人。10月14日,青岛再确诊一名冠病病例,患者是青岛港大港公司装卸工人。在对青岛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中国疾控中心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上,检测分离到冠病活病毒。

10月23日,清华大学等五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在线发表题为“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现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指北京第二波疫情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提出冷链运输可能是冠病传播的新途径。

11月6日,山东德州、山西太原都从经天津进口的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冠病病毒核酸阳性。11月8日,天津市确诊一例新发冠病病例,患者是天津海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装卸工人。

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可能传播冠病病毒,一些网民要求官方和商家减少甚至停止进口冷链食品。

中国各地近期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和防范工作。北京、四川等地已开始实行冷链食品追溯机制,供应链首站“赋码”,下游经营者“进出扫码”,终端消费者则可“码”上追溯。民众购物时只须扫一扫外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获取产地、生产日期、检验检疫等信息。

赞一下
(24)
92.3%
赞一下
(2)
7.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