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美战略竞争下加速 重庆驱动创新(2)

时间:2020-11-01 08:1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成都重庆科学城未来竞合关系受关注

中国总理李克强今年8月视察重庆时强调,西部地区要更大担负起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任。蒲勇健说,随着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国内市场将成主体,东部沿海很多原来以出口为主要市场的产业,包括高科技企业,料将把业务转移至重庆科学城所在的成渝地区,降低生产成本。这将有利缩小东西部差距,让中国经济走向更均衡发展,并巩固西部脱贫成果。

尽管体量最大,但重庆科学城在中国国内仍将面临与其他省区市、成都市,甚至重庆内部等三方面竞争,引发部分舆论担忧对科研人才及资源的争夺可能将开启。

蒲勇健分析,北京、上海、合肥的科学城更类似于孵化器、工业园区,科研成果也更接近产业化;重庆科学城则将更多是“从零到一”的原创科技,有一定的错位发展,料不会出现激烈竞争。

由于四川和重庆多年来经济竞争关系激烈,成渝两座科学城未来是否上演直球对决备受关注。今年6月正式亮相的成都科学城,按规划分三步走,包括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城;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与重庆科学城一样,成都科学城将配有预计明年启用的天府国际机场。

重庆理工大学MBA中心主任邱冬阳说,成渝经济圈今年1月作为国家战略提出后,成渝近半年官方及民间合作大于竞争的氛围明显转浓,“成都和重庆‘打架’那么多年,现在合作成为主流的大背景下提出双城经济圈这个契机,让双方以共同合作大于竞争的方式推动整个成渝地区发展。”

川渝官方今年4月已签署协议,首次明确双方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成渝两地科学城都将以“中国西部科学城”命名。邱冬阳说,这次两地科学城命名比较讲究,共用一块招牌凸显两地一种竞合的关系,两地协作明显加大。但他也承认成渝争取项目落地上的竞争仍无可避免,“就某个具体项目落地成都或重庆,有没有一点竞争?我认为肯定还是有一点竞争。”

姚树洁则认为成渝科学城之间非“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间中相互学习和改进也很重要,同时能把市场“蛋糕”做大。“若只是单独一个城市在做(科学城)就无紧迫感,会有点麻痹大意。没有跟你竞争的标杆,反而就会慢慢做。”

总规模达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10月23日在重庆国际创投大会上亮相。该基金由重庆高新区、璧山区、渝富控股、地产集团、四川发展等共同出资设立,主要投资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志着川渝正式开启金融和产业领域深度合作。高新区会上并宣布“64条措施”,加强对重庆科学城建设的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两江新区辖下的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10月13日全面开工,其定位是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当天动工的13个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包括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联合产业孵化基地等。

姚树洁认为,重庆科学城提供两江新区升级动力,“搞一个科学城来跟你竞争,你两江新区还得继续努力,不然就衰败了。”

对于重庆内部科研资源之争,蒲勇健则说,两江新区发展已相对饱和,土地资源紧缺,竞争力受限。他预期重庆未来吸引更多高端的海外科研机构都将设在土地资源更多的重庆科学城。

建设之路或布满荆棘

专家学者都预期,重庆科学城的打造之路仍布满荆棘。蒲勇健说,科学城的成败在于能否吸引国外著名大学及科研人才,“现在中美关系恶化,导致西方一些国家和中国开始有一点疏远。在这个情况下,怎么把人家好的大学还有科学家吸引过来,这个是很有挑战性的。”

但他分析,世界形势目前以中美欧三足鼎立,欧洲并非所有国家都倒向美国,中国仍有机会争取欧洲一些顶尖大学及高科技人才落户重庆科学城。

蒲勇健说,重庆也须提高经济市场化程度,通过体制改革变得更开放及国际化,以加强自身对外国人的吸引力。

邱冬阳则说,重庆科学城复制硅谷模式仍有一段距离,综合环境对人才的吸引不如一线城市,也不比成都。重庆真正能孵化的科研项目,以及值得投资者注资的种子项目也不多。此外,中国国内目前对成渝经济圈及重庆科学城的关注度仍显不足。

他认为,重庆科学城未来两三年须做出业绩,具备一两个显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达到立竿见影效果以增强市场信心,进而吸引有科技优势的大学为重庆科学城所用。

有助中新重庆项目发展

新加坡和中国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11月将迎来成立五周年。受访学者认为,成渝经济圈及重庆科学城建设,将为中新重庆项目下阶段发展提供利好,预期项目下的合作内容可能进一步拓宽。

中新重庆项目确立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及信息通信四大重点领域。邱冬阳认为,四大领域内容可根据成渝经济圈和重庆科学城的建设阶段,以及它们所提供的发展契机做出微调:“五年了,也可以做一些升级调整,增减变化。”

姚树洁则说,新加坡在科研领域走在世界最前沿,重庆将非常欢迎新加坡参与重庆科学城的发展,关键是要找到合作切入点,让双方在长期合作项目中实现双赢。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中国的第二个海外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今年已在两江新区投入运作,聚焦信息工程与人工智能等重点研究领域。

蒲勇健预期,随着重庆科学城建设未来数年的推进,相信更多新加坡大学会考虑落户重庆;中新重庆项目也可能拓展至研发领域的合作,并在科学城展开更多研发项目。新渝也可能出现更多科研人员及学生交换项目,“今后新加坡会更深入参与重庆(科研)这方面的经济”。

赞一下
(36)
81.8%
赞一下
(8)
18.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