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逆转无望
特朗普或拜登入主美国白宫,并非决定未来四年中美关系的唯一变量,受访学者认为,处于历史低潮的中美关系在中短期内几乎不可能有实质性改变,因为双方都没有逆转两国关系的动能。
对抗中国目前已是华盛顿两党共识,对华强硬也符合美国社会的主流民意。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7月发布的民调显示,73%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是15年来最高水平。
时殷弘指出:“他们(特朗普和拜登)现在天天如仇人般‘打架’……但主要围绕国内问题,在中国问题上,两党的一致程度相当高。”
对于鹰派立场近几年在华盛顿成为共识,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客座研究员加芬克尔(Adam Garfinkle)认为,这也与中国的行为有密切关系。
双边关系会否恶化也取决中国行为
加芬克尔是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创刊主编,也是美国智库外交政策研究所的顾问团成员,曾在共和党布什政府时期为鲍威尔和赖斯两位国务卿撰写讲稿。
他受访时指出,技术盗窃、违反世贸规定、设立进口壁垒等问题长期存在,近年来的变化是南中国海军事化、高傲和“战狼式”外交姿态,以及北京在新疆、香港和台湾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加芬克尔认为,未来双边关系是否恶化,美国的政策不是唯一变量,更取决于中国的行为。
郝福满也认同,早在2012年以后,中国的国内和国际目标就已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触发了奥巴马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此次美国大选后,中美关系的方向取决于双方的政策取向,而这将由美国如何看中国决定。”
对于中国目前是否有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改善的动能,中国学者并不看好。
时殷弘遗憾地说,除了在口水战上变得文雅一些,目前看不到中国基本的内外政策有重大变化的迹象,“中美关系要逆转必须有动能,这样的动能美国没有,中国也没有。”
特朗普连任「非坏事」?
虽然大部分中国民众的直觉是“拜登更靠谱”,但中国舆论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不靠谱的特朗普在强力打压中国同时,也给美国制造了麻烦,这对中国并非坏事。原因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大行单边主义,在国际舞台频频退群、走向孤立,这给渴望获得更大国际舞台的中国让出了空间。
据统计,特朗普任内四年,美国至少退出或计划退出11个国际组织和条约,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伊核协议、中导条约、世卫组织等。
再者,特朗普政府抗疫不力,导致美国终结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而任性的特朗普就是美国沉沦的主要推手,口口声声说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他,其实加速了美国的衰退。
中国网民还讥讽特朗普为“川建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曾在推特写道:“中国人民都希望你能连任,因为你让美国显得特别奇葩、招人恨”,而且特朗普手下有“像蓬佩奥这样疯狂的人”,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
不过,有学者对这样的论述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简单化和片面的分析。
时殷弘说:“特朗普是加速美国衰退,但他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封锁、鼓励美国公司离开中国,在台湾问题上闹成这样,又制裁新疆,大大增加了中国的内外困难……两个因素加起来,问题就比较复杂,美国加速衰退,中国的困难也急剧增加。”
特朗普连任对华政策会更狂野
有观点也指,虽然特朗普情绪化,但商人出身的他视利益高于一切,反而比侧重价值外交的拜登更容易应付,何况特朗普家族在生意上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都可以成为中国与他交易的筹码。
对此,时殷弘指出,侧重价值的拜登不可能忽视利益,而特朗普在今年4月以来的对华政策,也并不仅限于与中国争夺利益,因此“无论是从价值角度出发,还是从利益出发,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他还研判,如果特朗普逆风翻盘成功连任,对华政策预计会“更加狂野”。
“特朗普认为中国害怕他,要讨好他。既然他渡过了竞选非常险恶的环境,加上他本人患上冠病,他也会比4月更憎恨中国。”
感染冠病出院后的特朗普,民调不仅没有反弹,反而更显大势已去。有学者还提出了一种可能导致特朗普对华政策陷入疯狂的可能性:即他在11月初的大选失利后,会在剩下的两个多月掌权时间里,竭力实现他未完成的“反华大业”。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裴敏欣指出:“无疑,特朗普会认为他的失败应怪罪中国,因此他的对华鹰派会被授予全权。最糟糕的情况是,华盛顿有可能采取以前看来不可想象的举措。”
他研判,特朗普可能会找借口取消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把技术禁令扩大到更多中国企业,制裁中国大陆和香港的银行加速金融脱钩,甚至可能提升台湾在美国外交的地位,公开允许美国军舰或飞机访问台湾港口和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