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义乌指数泄美国大选天机(2)

时间:2020-08-30 07:3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疫情重创出口 商家生意断崖式下跌

冠病疫情之前,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客流量超过20万人。

商家罗德香受访时介绍,卖玩具、首饰、工艺品的一区市场历史最悠久、人气最旺,疫情前这里“乌泱泱的都是人”,现在每天的客流量顶多只有疫情前的三分之一。“来这里的很多是老外,现在还是要等国门打开。”

每年到访义乌的采购商超过50万人次,来自中东、印度、非洲、南美、东欧等地。疫情全球大流行后,国际人员流动受到限制,如今商贸城中还零星可见的外国面孔,大多数都是长期居住在义乌的客商。

少了海外客商就很难发展新客,多数小商家只能通过网上沟通维持老客,可罗德香店铺今年老客的订单也显著减少。

她经营假发、狂欢服饰和鬼面具生意,这类派对用品在人群无法聚集的情况下销量断崖式下跌。几天前,店里好不容易等到菲律宾老客户下了一张1万多元的订单,往年这名客户的订单都在10万元上下。

危机感推动产品创新 发现内销新出路

不过,交织着焦虑、无奈和彷徨的空气中,也有一股不肯坐以待毙的求生欲。

商贸城一区市场的中庭,来自饰品行业的商家轮流走进商贸城所设的直播间,上网推销自家产品。一些商家则直接在店铺里做起直播,向海外客户介绍新品。

经营床上用品生意的周金福(化名)受访时说,经历过2003年沙斯和2009年金融危机,“从来都没有像现在那么差过”,好在工厂有些底子,熬过最糟糕的上半年,7月终于慢慢回暖。

“有起有落很正常,有危总是有机。如果生意很好,肯定不思进取,一直靠老客户、老产品,现在有危机感,反而会去突破、去创新。”

过去半年,周金福的公司力推产品创新,加入文化元素,发展品牌故事,也研发新材料和改进现有工艺。

他也坦言,过去外贸订单源源不绝,从未考虑内销市场,现在发现往国内转才有出路。他说:“14亿人口的市场在家门口,何必舍近求远?”

“鸡毛换糖”能否再出发?

义乌面对的困境并非全由疫情而起,在冠病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和贸易之前,这座中国小商品经济最活跃的城市已经面对转型困局。

互联网电商抢滩对实体商贸市场构成挑战;原材料、人工成本飙涨,导致民营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传统小作坊也面对整改压力。

当地很多小商家受访时不约而同感叹“生意越来越难做”,但真正退出的人并不多。

今年4月,义乌在册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0万户。据统计,义乌市场主体数量突破第一个10万户用时近30年,而从50万到60万户用时仅10个月。

很多义乌商人,包括近年来涌入义乌创业的“新义乌人”,都相信只要传承“鸡毛换糖”的精神,就能继续创造奇迹。

“鸡毛换糖”是一句吆喝,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义乌小商贩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用加工好的糖块换取鸡毛等废品获取微利,这也是义乌发展小商品市场的起点。

这种争取毫厘、积少成多、勇于求变、刻苦务实的干劲,感染了一代代义乌人与外来落户者。周亮(化名)15年前从四川到义乌打工,如今已有自己的工厂,每年销售额上千万元。

他告诉记者,他在义乌学到最重要的生意经是“不要想一口气吃成胖子”。“一根橡皮筋、一粒纽扣、一个钥匙扣,利润可能只有几分钱,但只要你愿意做、愿意拼,都能挣到钱。”

来自安徽的刘园利2012年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最初每月薪水只有2500元,她一步步自学设计,成为工厂产品设计师,月薪达到1万4000元。

但刘园利没放弃创业梦想,两年前和丈夫投入20万元成立小作坊,生产自己品牌的儿童发饰。刚刚起步的生意如今因疫情充满未知,但她坚信:“年轻就是要拼一下,再小也是一番自己的事业。”

“鸡毛换糖”的义乌精神未来能否让义乌延续辉煌同样充满未知,但这座城市今时今日依然举足轻重,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选都离不开这里。


赞一下
(149)
84.7%
赞一下
(27)
15.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