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不过,受访学者指出,相较疫情和外需疲软等中国经济已承受的“大伤”,洪涝灾害损失仅是“小伤”,不会明显冲击中国总体经济。有学者更乐观预测,灾后重建的刺激措施可能还会带动地方上一波经济扩张。
王纬温
中国经济在疫情稳定后逐渐回暖,长江流域地区却因多轮暴雨遭受洪涝灾害侵袭,引发舆论担忧中国经济从危机复苏的进程可能遇阻。
不过,受访学者指出,相较疫情和外需疲软等中国经济已承受的“大伤”,洪涝灾害损失仅是“小伤”,不会明显冲击中国总体经济。有学者更乐观预测,灾后重建的刺激措施可能还会带动地方上一波经济扩张。
今年6月1日至7月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六轮强降雨,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46.9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多,并引发大范围洪涝灾害。鉴于洪水防御的严峻形势,长江水利委员会宣布昨午(10日)将长江水旱灾害防御三级应急响应升至二级。
洪涝灾害让疫后的中国蒙受不小损失。应急管理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已造成中国26个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121人死亡失踪,1.7万间房屋倒塌,1560千公顷农作物面积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人民币,下同,82.8亿新元)。
中国经济近期已逐步走出疫情冲击阴霾,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今年首次转正,6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超预期升至三个月来高位。经济师普遍预测,工业复苏有望扶助中国第二季GDP显著反弹,增幅可能逾2%。
但市场对洪灾可能拖累中国经济复苏步伐感到焦虑。路透社引述分析师警告,由于积压需求减少、出口形势困难,以及严重洪水对长江三角洲各行各业造成破坏,中国工厂可能难保增长势头。
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宁波诺丁汉大学讲座教授姚树洁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形容,相比疫情和外贸疲软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大伤”,洪涝灾害损失仅是“小伤”,不至于明显冲击中国总体经济。
姚树洁并认为:“中国经济今年最糟糕的情况,应该已经过去。”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受访时也强调,相较全国性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区域性的洪涝灾害无法相提并论。他解释,2019冠状病毒更容易在人员和经济活动密集的地区和大城市暴发;洪水的破坏则相对可控,能被人为疏导至人烟稀少的地方,以保住包括工业区等经济活动集中地区。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蒲勇健受访时则说,洪涝灾害时间不会太长,对经济仅造成暂时性影响。他说,中国主要的制造基地,以及铁路运输和高速公路,大多都不建在江河地区附近,洪涝灾害不会威胁中国的工业生产运输及经济复苏。
长江流域可能迎来中央政府新一波投资
洪涝灾害后长江流域可能迎来中央政府新一波投资。陈波指出,事实上世界各地每次历经地震、洪水、龙卷风等大灾后,灾区经济反而更可能出现短期的正面波动,“GDP的数据会更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灾难经济学。”
陈波也说,灾情会刺激中央政府扩大投资,重新修路、修桥,做基础设施,同时扩大对地方的财政救助。“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当地的投资和消费都增加了,变成一次由于灾难而造成的刺激性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