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研究指出,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两到三个月后便开始下降。这为新冠患者免疫二次感染的设想和尚在研发中的新冠疫苗应用前景蒙上阴影,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有定论。
上述研究名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及免疫学评估》(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近日发布于《自然·医学》期刊上,作者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疾控中心、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万州市人民医院、万州市疾控中心和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无症状感染者新冠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但没有新冠相关症状。研究对比了无症状感染者和有症状确诊患者的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其中包括万州市疾控中心通过追踪检测2088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发现的37名无症状感染者。他们的年龄在8-75岁,女性22人,男性15人。研究者同时选择了37名出现症状的确诊病例作为对照,并控制两组感染者年龄、性别比例一致。
研究发现,多数感染者会产生新冠抗体。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是能够鉴别与中和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的蛋白质。研究使用的磁酶发光化学检测试剂盒( magnetic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 kits) 检测两种抗体:IgG和IgM。在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的过程中,通常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较短,IgG随后出现,持续时间较长。
研究发现,在感染急性期,即感染后3-4周,无症状组的IgM阳性率是62.2%,IgG阳性率是81.1%。有症状组IgM是78.4%,IgG是 83.8%。论文总结,无症状感染者IgM抗体水平低于确诊患者,但IgG抗体水平两组几乎一致。
但绝大多数感染者的抗体水平在感染后两到三月后出现明显衰减,这一发现使该研究备受瞩目。93.3%无症状组及96.8%有症状组的IgG抗体水平在康复期早期,即出院8周后便开始下降。其中,无症状组IgG抗体水平下降幅度在32.8%-88.8%之间,中位数是71.1%。有症状组则在10.9%-96.2%之间,中位数是76.2%。
研究者又采用了准确度更高、不单独检测特定种类抗体的假病毒中和抗体试验法(pseudovirus-based neutralization assay),发现81.1%的无症状组和62.2%的有症状组血清抗体水平下降,且无症状组同期下降幅度是0.5–22.8%,有症状组下降幅度是2.3–41.1%。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出个别患者康复期抗体水平高于感染急性期,但研究者并未解释可能的原因。
爱丁堡大学免疫学教授Eleanor Riley认为,这项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样本主要是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他们的免疫反应弱于其他患者是正常的 。
此前多项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新冠患者感染后体内产生中和抗体,这种抗体能与病原体表面抗原结合,防止其侵入细胞。通常而言,人体产生中和抗体意味着针对特定病原体的保护,但这不意味着一定能使人体长时间免于二次感染。因此,新冠抗体研究亟需回答两个问题:自然产生的新冠中和抗体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人体?抗体能在人体存在多久?
这两个答案目前仍无普遍共识。世界卫生组织4月24日 发表科学简报,称“没有证据”能证明感染新冠后产生的抗体能保护人体免于第二次感染。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多位教授本周在 《自然》发表论文,发现149名新冠康复期患者中,多数抗体水平低于预期,但对病毒的中和反应仍然很明显。论文提出,这意味着较低的抗体水平或许也足以阻碍病毒入侵,但是否能免于二次感染仍待验证。
上述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还意味着新冠抗体并不能成为“免疫通行证”。帝国理工大学的免疫学教授Danny Altmann评论该研究称,虽然样本较小,但它与此前存在的担忧一致:“人群自然产生的新冠免疫力或许是十分短命的”。
这一发现如被证实,可能影响新冠疫苗应用前景。全球疫苗研发正在紧张进行,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披露其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I/II期临床试验揭盲结果,部分试验组接种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到100%(参见财新网: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前期试验数据乐观 最快年底上市)。
而耶鲁大学病毒免疫学家Akiko Iwasaki担忧,由于疫苗的原理是使接种者产生中和抗体以抵御病毒,如果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微弱且短期,那么疫苗或许需要比病毒“更强”。这会为疫苗开发带来难度。
不过,这一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样本量较小,样本代表性或有不足。此外,研究者提到,血清抗体检测不能保证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达到百分之百;且如果患者体内有对SARS病毒、MERS病毒和普通流感病毒的抗体,可能会干扰抗体检测,出现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