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诋毁污蔑与批评质疑难以区分,如此立法违反科学和法治精神,必然会产生反效果。北京市卫健委昨天发文说,尊重来自社会各界的每一条建议乃至批评意见,并将认真研究吸纳,加以改善改进。
于泽远 北京报道
北京市拟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或行为诋毁、污蔑中医药,违者可能会被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近日引发社会争议,该市卫健委昨天回应称注意到有关批评,将认真研究、改进。
此前,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诋毁污蔑与批评质疑难以区分,如此立法违反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必然会产生反向效果。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昨天则在其官网发文说,注意到网络上有对《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某些立法表述的质疑、批评声音,卫健委尊重来自社会各界的每一条建议乃至批评意见,并将认真研究吸纳,加以改善改进。
北京市卫健委也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草案从中医药传承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若干举措,也提出了不得对中医药做虚假、夸大宣传等负面清单,目的是为了规范和促进中医药发展,更好地服务和促进人民健康。征求意见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局欢迎社会各界对草案提出意见建议。
北京市卫健委是在5月29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北京市立法工作安排,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上述草案及说明,现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0年5月29日至6月28日。
草案共七章,55条。草案第54条中称,诋毁、污蔑中医药,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民:污蔑、诋毁界限在哪里?
对此有网民提出疑问:污蔑、诋毁的界限在哪里?如果说中医药无疗效算不算污蔑?如果这条规定成为法律,今后批评质疑中医药是否就等于犯法?
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学平发表文章说,如果今后不允许对中医药进行批评、质疑、否定,直接把中医药镀上金装,奉在神坛,那么相当于将中医药固化为一种神学。这究竟是在传承中医药还是在扼杀中医药?
文章认为,区分科学和神学(哲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是否可以验证。无法重复验证的是神学(哲学),可以重复验证的才是科学。养生可以靠哲学,但治病必须靠科学。中医药很显然不应该只是一种神学(哲学),它还必须是一种科学。这意味着,中医药的药理必须能够接受质疑,中医药的疗效必须能够接受临床试验的检验,中医药的未来必须能够直面现代科学的挑战。
文章指出,中医药是一种认识、传统、理论、方法、体系,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存在。而法律上的诋毁、污蔑,主要指向的是人格化的存在,比如自然人或者机构单位。中医药在法律上根本就不应该成为诋毁、污蔑的对象。
同时,在立法权限上,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制定。即便日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该《条例》,公安机关也不能仅仅根据该《条例》进行治安处罚或者刑事追责。北京市这种立法有违反扩大了寻衅滋事的打击范围,有违反《立法法》之嫌。
但也有网民指出,通过立法保护中医药运用和发展很有必要,因为现在舆论场上有不少“中医黑”,经常没有根据地污蔑、诋毁中医药的作用。
据《北京青年报》前天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授杨桢认为,如果条例实施,“中医黑”可能会有所收敛,但不会影响正常批评。“中医黑”是近20年伴随着互联网兴起的恶意炒作。目前最可怕的是不研究不学习中医,就对中医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