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学者分析,美国近期传出要剥夺中国在美国主权豁免的呼声,上述建议可视作对美国国内追责论的回应,也不失为深化中国法律规则体系并适应对外关系之举。
围绕美国就冠病疫情起诉中国的争议在中国全国人大延烧,35名人大代表联署提交议案,呼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外国国家豁免法”,以反制美国就疫情对中国提起的诉讼。
受访学者分析,美国近期传出要剥夺中国在美国主权豁免的呼声,上述建议可视作对美国国内追责论的回应,也不失为深化中国法律规则体系并适应对外关系之举。
据新华社报道,发起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前天受访时说,随着国际经贸活动日益频繁,各国及其政府在他国被起诉的情况越来越多。然而,中国在立法层面缺乏专门性法律,导致中国处于劣势。
马一德解释说,中国遵循外国国家及其财产“绝对豁免”的一般原则,这意味着中国当事人难以在中国法院对他国提起诉讼;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各国采取的是“限制豁免”原则,外国国家及其财产并不享有诉讼绝对豁免权。
他认为,上述落差导致中国当事人的权益无法通过中国司法机关得到救济,中国政府却频频作为被告在外国法院被起诉,这个现象远落后于中国外交的实际需求,在冠病疫情期间尤为显著。他因此建议重审国家豁免问题,由“绝对豁免原则”转向“限制豁免原则”。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美国近期传出剥夺中国在美国的主权豁免,进而让美国政府或个人得以向中国索偿的呼声,中国人大代表提出此议案,相信是针对美国国内的追责论的反应。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景文受访时进一步说,相对于外国企业或个人,中国法律目前尚缺对外国政府发起诉讼的法律体系支撑。
他指出,中国应对美国诉讼的一个直接方式是不应诉,但若涉及对美作出反制,则可能包含更具体的举措:“(例如)中国省级或县级人民法院,是不是也能起诉美国某州的州长?”
学者:对美方发出警告
中国可采对等反制措施
朱锋相信,此次人大代表的建议是对美国接下来剥夺中国主权豁免所作出的最坏打算,也发出中国可采取对等反制措施的警告。但他评估,美国还未走到要修改国内法基本原则的地步。
他解释说,为了让美国联邦法院系统能对中国进行追责而改变美国对主权豁免的法律设置,势必破坏美国的司法原则,也会对美国造成伤害,尤其他国可能也跟着对美国取消主权豁免并发起诉讼,“这会引起天下大乱”,目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朱锋指出,中国的法律设置和司法程序仍存在一些缺口,“外国国家豁免法”的建议能发挥的更显著作用,是深化中国法律规则并适应对外关系的新发展,并在最坏情况下赋予采取对等反制行动的能力。不过,如果走到取消主权豁免国际法规的那一步,“可能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