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买卖转型 鲜杀活宰淡出广州菜市场

时间:2020-05-04 08:1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一些售卖水产的摊位需要使用大量的水,以至许多传统肉菜市场地板总是湿漉漉。

●冠病19疫情

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说,传统农贸市场环境潮湿,之前还有活禽出售,确实有不卫生的隐患,但这类市场的存在也与民众的饮食习惯有关。这些生活习惯若不改变,市场环境很难得到根本改善。

曾实 广州报道

蔬菜、水产品、禽类、熟食、干货……在广州天河龙洞农贸市场,不同种类的农副产品分区进行摊位设置,一些摊位上方还挂着价格指示牌,注明摊位号、菜品名、单价等。

这是中国城市里典型的农贸市场,熙熙攘攘、人声嘈杂。这边是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对面又传来档主的几声吆喝,环境谈不上有多整洁,地板永远处于湿滑状态,但胜在菜品价格公道、种类繁多,方便附近居民解决日常所需。

一名鸡肉档主说,广州人追求食材鲜活,鱼虾必须购买活蹦乱跳的,鸡、鸽子等禽类也拒绝冰鲜。冠病疫情前,菜市场内还可摆放部分活禽,市民挑中之后,档主再现场宰杀。

疫情发生后,中国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一些省份停止了市场的活禽交易。在上述农贸市场,鲜活鸡只关在笼里待选的场景不再,禽类档主都是把鸡只处理好后,再带到菜市场摆卖,同时会强调是当日新鲜宰杀。

武汉首批冠病患者大多与当地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该市场疫情前有部分商户经营野生动物,包括售卖虎斑蛙、蛇、刺猬等。出现疫情后,华南海鲜市场迅速休市进行环境整治,有媒体曝市场内卫生状况堪忧,而随着疫情蔓延,中国传统农贸市场的卫生状况也成为外界关注点。

英国《卫报》称,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呼吁中国关闭“中世纪”的湿货市场,称这类市场导致冠病病毒传播,对全球健康的威胁如同“释放原子弹”。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上月22日发表纪念地球日50周年讲话时也提及,“野生动物湿货市场”易造成疾病滋生和传播,可能是导致冠病疫情传播的重要因素。他呼吁中国和其他国家永久关闭这类市场,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称,中国根本不存在所谓“野生动物湿货市场”,人们常说的是农贸市场和活禽海鲜市场,这类市场销售新鲜的鱼、肉、蔬菜、海鲜等农副产品,也有少数市场销售活禽。

耿爽指出,中国已立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的猎捕、交易、运输和食用,在农贸和活禽海鲜市场销售野生动物是违法的,一旦发现将被取缔并受法律惩处。他也说,疫情发生后,中国进一步加强对农贸市场和活禽海鲜市场的管理,实施一系列严格的检疫检测,确保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广州龙洞农贸市场一名档主说,蔬菜档主通常需要整理菜品卖相再上架销售,摆放过程中要不时喷水防萎蔫。另外,鱼虾贝类等鲜活水产品也需要大量的水,这些都造成传统农贸市场地面总是“湿漉漉”。

野生动物交易是症结所在

相较于市场环境的干或湿,追根究底,野生动物的销售才是中美上述舆论战的核心。今年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多地之后出台相关条例,其中有“野味大省”之称的广东3月底通过《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提高了非法猎捕、交易流通、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惩罚力度,5月1日起施行。

广东人有食用蛇、牛蛙、鳄鱼等物种的习惯,不过即便在疫情之前,未经烹制的这类物种也只在一些批发市场、偏远郊区的农贸市场出售,城中农贸市场并不常见。疫情之下,广东加大打击力度,一些野生物种被禁止出售。据《羊城晚报》报道,在广州城中的黄沙水产市场,摆售龟、蛙、蛇、鳄鱼等的商铺被通知自行销毁相关产品,专卖店铺一直大门紧闭。

不过,顶风作案者依然有之。广州警方4月下旬通报了一宗涉嫌销售珍贵和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抓获四名嫌犯,起获84只不同类型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龟类。《南方都市报》1月下旬在广州白云区江村农贸批发市场也发现,有人偷偷出售竹鼠、山鸡、蛇等野生动物以及猫。

尽管野生动物交易才是症结,没有售卖野生动物的传统“湿货市场”也正面临转型。

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传统农贸市场环境潮湿,之前还有活禽出售,确实有不卫生的隐患,但这类市场的存在也与民众的饮食习惯有关。例如,猪肉是当天屠宰当天卖,水产品必须鲜活,鸡鸭等活禽禁售后,消费者也要求鸡肉是当天宰杀并未经冷冻。这些生活习惯若不改变,市场环境很难得到根本改善。

冷链物流构建仍未到家

彭澎指出,冷链物流的构建在中国已讨论许久,但至今体系仍不完整,当中包括多个环节的建设,整个供应链都必须发生变化。例如,很多小渔船出海打捞水产品,尚无法一上岸就立即速冻。另外,贮藏、运输和销售一系列过程,都须配合适宜的低温环境,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影响食材口感,这条冷链运输线做不好,就很难改变民众爱吃生猛海鲜的习惯。

在彭澎看来,中国冷链物流体系构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一个正面的现象是,各地生鲜超市越来越多,不少消费者开始习惯到超市购买肉菜。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更倾向农贸市场,可能仅因生活习惯,无关经济考量。他认为,从农贸市场转向超市是渐进过程,与垃圾分类大致相同,是民众生活习惯的改变,若决心改善,需要政府强力推进。

事实上,针对传统菜市场脏乱差的情况,中国多地近年陆续启动改造提升工作,“菜场转型”“肉菜市场超市化”等课题一再被讨论。广州2018年完成了51家市场的升级改造,这些菜市场更名为“新街市”,硬件和环境水平大幅提升,一些市场还配备母婴室和休息沙发,优化消费者的买菜体验。

但肉菜市场的改造也面临不少现实难题,包括经营者权限、市场风险承担等,而改变民众观念也需时间。广州天河棠德路居民符女士告诉记者,尽管附近东南市场改为新街市后焕然一新,但她更愿意去稍远一些的传统市场买菜,因为后者价格更便宜。她认为,新街市内租金较高,档主普遍会抬高菜品价格。

赞一下
(16)
76.2%
赞一下
(5)
23.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