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冠病患者可能在出现初始症状的两三天前便开始排出病毒,在症状出现前的0.7天达到峰值。估计44%的继发病例是在感染源症状出现前的阶段被感染的,预计病毒传染力在七天内快速下降。
据澎湃新闻报道,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流行病学及控制合作中心的研究团队,于4月15日在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论文。
研究人员提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几个关键的流行病学参数,包括传播链中连续病例之间的间隔时间,以及从感染暴露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潜伏期)。如果连续间隔时间比潜伏期短,意味着可能在出现症状之前就已发生了病毒传播。因此,以出现症状为时间点而采取的防控措施,其控制感染传播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
研究人员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94名冠病患者的病毒排出时间模式进行了调查,收集了他们从症状出现到发病后32天的414个咽拭子。
结果显示,患者在症状初发时即检测到高病毒载量,然后在第21天逐渐降低到检测极限。病毒载量在性别、年龄组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差异。
此外,研究人员利用来自国内外公开数据的另外77个“传播对”(transmission pairs)信息,对冠病肺炎的传染力特征进行建模。每个传播对包含两名具有清晰的流行病学关联的冠病肺炎患者,很有可能是其中一名把另外一名感染了。
作者据此推断,在症状出现前的2.3天感染就已开始了,在症状出现前的0.7天达到峰值。他们估计44%的继发病例是在症状出现前的阶段被感染的,并且预计病毒传染力在七天内快速下降。
这项结论表明,患者在症状出现之前就显示出了相当大的传播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病例是在症状出现后隔离的,从而避免了一些症状后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