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彭博电)冠病疫情对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带来比预期更久的改变,对疫情残留的恐惧使公众准备继续待在家中,削弱了中国消费市场V型复苏的可能性。
收集阿里巴巴购物网站信息的阿里指数3月26日显示,疫情迫使人们自己动手做饭,哪怕在复工之后许多上班族也选择带饭,过去30天便当盒的搜索量增加了120倍。便携式餐具、可折叠勺子和工作服的受欢迎度也激增,而通常作为礼物或用于旅行和户外活动的用品则未出现复苏迹象。
上述数据打破了疫情得到遏制之后消费支出迅速恢复的希望。虽然星巴克、百胜中国等大商家重开门店,但它们面对的公众显然仍倾向于在下班后就回到家中并继续保持社交距离,哪怕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新增病例数已降至零。
彭博社的分析认为,中国当前的经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复苏而言可能是一个重要指标。即使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残存的恐惧仍可能使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发生比预期更久的改变。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总经理虞坚指出,大陆消费者对于外出依然谨慎,而且许多经营场所尚未恢复到完全正常的状态。
但随着大陆逐渐复工复产,如速溶咖啡、护发护肤产品等涉及复工的商品的复苏速度则领先于整体市场。
京东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与工作相关的消费比其他类别的消费复苏要快,平台2月下旬售出的便当盒比一个月前多了五倍,而移动电源、办公设备和文具也名列前茅。
富达国际全球研究主管萨尔特(Ned Salter)认为,“市场的复苏依然不起眼且不平衡……我们须要看到更多消费者信心来维持当前的改善势头,而这要取决于中国应对输入性病例的情况好坏。”
另据彭博汇编的数据以及公司报告显示,中国约60%的上市餐饮企业面临现金在六个月内耗尽的风险。
随着食品和饮料行业受到重创,中国各地地方政府正试图通过官员带头外出就餐来拉动消费。杭州、南京等城市以及美团点评、苏宁等购物平台也纷纷发放购物券来促进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