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公众都是讲道理的,出现负面新闻,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及时回应,有误会就解释清楚,有责任就公开道歉,有问题就迅速解决,该追责就依法办事,各种危机一般都能平稳化解。怕只怕有些人出于某种惯性,缺少担当,不敢直面问题,拒绝认错,反倒推诿卸责、甩锅,甚至公然撒谎糊弄公众,让原本不复杂的问题变得难以收拾。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易艳刚
多位领导站在镜头前,援鄂归来的医护人员站在后排……日前,一张“领导与唐山首批援鄂医护人员合影抢镜”的图片在网络热传,被批“前线抗疫不见你,抢功抢镜你第一”。昨日,河北唐山开滦总医回应称,照片拍摄于隔离点,而台阶是分界线,按规定,领导不能上台阶,医护不能下台阶。
看上去,这又是一个“迅速回应质疑,挽回形象”的案例。但是,网民提供的现场其他照片,很快让相关人员被“打脸”——这些医护人员都曾走下台阶,以不同站位跟其他人近距离合影。公然以拙劣的“撒谎式回应”应对舆论质疑,比“领导合影抢镜”更不妥,更损形象。
疫情的特殊背景,建构了一个让舆论更容易聚焦的舆论场。过去2个月,由于大多数人都宅在家,手机不离身,习惯于从社交媒体平台获取信息,看到新闻特别是跟疫情相关的就会随手吐槽,很容易让一件事成为舆论热点。如果反应迟钝,或像平时那样采取“鸵鸟政策”,极有可能“小事拖炸”。
而对舆论监督坦诚及时回应,并认真整改,则既解决了问题本身,也能得到民众的谅解,平息舆论。单以近期新华每日电讯的系列评论为例,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我们指出湖北孝昌县“一家三口打麻将被防疫人员扇耳光”不合理,当地干部两次登门道歉;我们质疑“10份健康证明,抵不过1个过时健康码”,海南省方面连夜协调解决;我们批评“火神山援建者返乡隔离收费”,当地迅速退费、问责干部;我们发现天津某地“复工要先交2000元请第三方出证明”,区领导连夜登门给企业道歉、问责干部……
疫情是极其特殊的考验,有很多难以预料的状况和问题。越是如此,越考验地方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水平。有个足以写进教科书的案例:3月11日下午,武汉青山区钢都花园被指用环卫车给居民运肉出售。3小时后,钢都花园管委会通过政务微博回应、认错,成立6个工作组逐户上门致歉;随后,青山区纪委监委宣布对相关责任人免职并立案审查;第二天一早,武汉市纪委宣布对青山区副区长党纪立案审查。
拿这个案例的应对,与唐山发生的“领导合影抢镜”事件相比,高下立判。其实绝大多数公众都是讲道理的,出现负面新闻,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及时回应,有误会就解释清楚,有责任就公开道歉,有问题就迅速解决,该追责就依法办事,各种危机一般都能平稳化解。怕只怕有些人出于某种惯性,缺少担当,不敢直面问题,拒绝认错,反倒推诿卸责、甩锅,甚至公然撒谎糊弄公众,让原本不复杂的问题变得难以收拾。
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获取信息、触达真相的途径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公共事务的意见也渐趋多元,这是社会治理必须面对的新形势。换个角度看,新形势也给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工具。带着敬畏之心,及时掌握公众诉求与社会关切,用好公众常用的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平台,扭转观念,在应对质疑和其他治理难题时会更游刃有余。
给湖北务工者层层设障,“守望相助”哪去了?公共场所不戴口罩算失信?社会信用制度要防滥用不认健康码只认健康证明?纸质依赖与公章崇拜该治中国外卖小哥登《时代周刊》封面,有何启示?如何对“最困难”的湖北“拉一把”?多一点“粤式回应”不能纵容自媒体批量造谣赚“疫心钱”金融抗疫政策,“最后一米”岂能再加“玻璃门”记住那双挥别江城时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