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钟南山在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这种冠状病毒,一般来说在温度比较高的夏天相对是不活跃的,可能慢慢会下去。”
钟南山进一步表示,如果各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号召,进行国家层面的干预,“这样的话,我期待6月份有可能实现(结束)。”
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发出预警,“在未来的几天和几周内,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死亡人数和受影响国家将进一步攀升。”截至3月14日12时,中国以136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海外确诊人数达63119人。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气温是否能抑制新冠病毒成了各国专家和民众讨论的焦点。
冠状病毒普遍怕热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院士在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曾表示,病毒自身是否变异、隔离措施、天气变暖都是影响疫情发展的因素。
疫苗和特效药的产出周期漫长,大众期待疫情能随着高温天气来临逐步消退,让工作和生活尽快回归正轨。
这种期待有一定依据。2003年,SARS疫情在夏天来临之前得到有效控制。6月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不再是疫区。
世界卫生组织曾出版《SARS这场国际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一书,复盘SARS疫情防治工作。WHO认为,控制并消灭SARS有三个因素:透明公开的病例通报、各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以及天气回暖。
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同为人冠状病毒,在结构上都被脂质层包围。脂质层即是不耐热的脂肪层,当温度升高时,会被迅速分解。
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人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随着温度升高,人冠状病毒的抵御力会下降。在4℃的维持液中,人冠状病毒能维持中等稳定,在零下60度的环境中,保存时间能达数年。
SARS病毒消失后,各国科研团队通过对照实验和历史数据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证实了SARS病毒活性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上海市气象局曾在期刊《流行病学与公共健康》发布一篇论文,阐述“非典”疫情期间,每日新增确诊数量与当日气象因素的关系。上海市气象局通过数据建模得出结论,SARS发病数量与发病前7天的环境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SARS病例出现的最佳环境温度在16℃至28℃之间。
2011年,香港玛丽皇后医院和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SARS冠状病毒在低温和低湿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22°C到25°C的温度和40%到50%的相对湿度(即典型的空调环境)下,SARS病毒能在光滑表面上保持5天活性。而当温度达到38°C,相对湿度大于95%时,病毒会迅速失去活性。
同为冠状病毒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也有相似的特征。
美国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病毒实验室的一项研究中,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简称“MERS”病毒)被放在不同实验室环境下观察,结果显示MERS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病毒活性都会显著降低。
研究表明气温与确诊数相关
2月22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茂团队在医学论文预印本平台medRxiv网站发布了一篇论文,推测温度可能影响新冠病毒在人体外的生存时间和活力,从而进一步影响病毒的感染、传播和流行。
在这篇预印版论文中,王茂团队收集了在1月20日到2月4日期间,我国和海外26个国家,共429个城市和地区每日确诊人数与温度数据。在这些数据基础上,通过建模发现气温与新冠病毒传播存在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低温环境下,平均温度每上升1℃,日确诊人数增加0.83人。当平均气温上升到8.72℃时,日累计确诊人数达到峰值。随后,日确诊人数随着气温进一步上升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