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疫情考验中国产业链配置能力

时间:2020-02-27 08:3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一些中国企业改造了生产线转而制造防疫物资。例如,深圳赢家服饰有限公司拥有成熟的服装制造生产线,春节期间接到医用防护服代加工的任务后,在两天内迅速“转型”,辟出1000平方米的车间改造为无菌生产车间,召集约80名留驻的熟练工复工。(新华社)

华中科大教授陈波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如果中国这波疫情在未来10天基本结束,东南沿海产能再过一周可能恢复到80%以上,重点企业行业的产能基本恢复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对于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有影响但不大。

当前这场源于湖北武汉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正在考验中国企业的产业链配置能力。

本月初,造过飞机、炮弹、拖拉机的中国五菱汽车公司,率先跨界和供应商合作,在七天内生产了100万个口罩,而后76个小时改装了口罩机,并放言到本月底之前建成15条全自动生产线,实现日均自产200万个口罩的产能,以践行“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企业宗旨。

目前日产口罩4300多万个尚未达到一亿个内需目标

丝巾、加工企业也纷纷加入驰援队伍。浙江省首批复工的杭州万事利改造了服装生产线,获批生产民用口罩供一线使用。大庆油田的劳保加工分公司赶工建设三条生产线,争取来临星期天交付,达到日产24万个医用口罩、六万个外科口罩的产能。

中国目前日产口罩4300多万个,尚未达到中国总理李克强上周设定的日产一亿个口罩的内需目标。同时,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地的冠病疫情快速蔓延,给全球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疫物资供应带来挑战。

九省通衢的武汉封城迄今一个多月,在华的中外车企、手机制造商因为武汉等地零部件供应断档已调低销售预期,眼看库存即将见底,企业会否重新评估产业链配置成为问号。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车企临时改建生产线自产口罩相信是过渡性举措,一般电子产品生产商的库存则维持在一个月左右。如果中国这波疫情在未来10天基本结束,东南沿海产能再过一周可能恢复到80%以上,重点企业行业的产能基本恢复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对于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有影响但不大。

熬得过中美贸易战 怎会敌不过疫情?

受访的分析师和学者指出,中美贸易战倒逼中国加速向产业链高端布局,能撑得过近两年贸易战洗礼的企业,不会因为一个多月疫情的冲击断然舍弃中国。

陈波说:“两年里该走的、能走的、想走的都移走了;留下来的说明在华产业链不容易被替代。它们在两年贸易战中不移出,又怎么会因为两个月的疫情离开中国呢?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

大华银行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主管全德健指出,企业可能需要为中美贸易摩擦调整作业方式,但中国在成本、市场规模、商业政策等方面具备一定竞争力,留下的企业不会因为疫情撤离中国。

全德健说,一般严谨的企业都有风险处理方式,在同一时候分散风险也有成本。车企无法完全转去生产口罩,因为市场对企业的效率和利润是有要求的。

中小企业寻新路“自救”

不过,要是疫情出现反复,则形势会趋向不明朗,产业链被迫转移的可能性会加大。

陈波说,冠病在全球蔓延让形势显得更为复杂,它已不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可能影响到全球产业链上下游配合、要素市场等诸多条件,值得更多关注。

尽管包括汽车在内的中国多个行业复工率明显上升,瑞银前天发布的宏观报告指出,中小企业复工率依然较低。瑞银提醒,复工率并不是企业产能利用率。一些企业虽已复工,产能恢复并不足正常水平的一半。

对于防疫期间“家里蹲”的中小企业负责人来说,“自救”早已在路上,疫情过后就看“谁先站起来”。

上海一家服贸设计工坊陈姓负责人说,她们已接单完成了品牌商订制的一万顶可脱卸透明面罩防护帽。她说,“工厂还没有全面复工,这是第一批时效性产品,我们速度算快的了”;至于颜色、设计、用途等,以后还可以再改。

赞一下
(18)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