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武汉新冠肺炎 疫情考验科创技术

时间:2020-02-05 11:0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口罩等医疗物资周转不快、调拨不及时,有物资却没有医院开具的采购委托函……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似乎让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近年来在中国红火的科创技术,看到了防控疫情阻击战中的发展短板和缺口。

受访专家认为,这场疫情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技术的行业化、区域化发展不均衡、不成熟在所难免,却是一次很好的操练检视。特别是中国在武汉一线已尝试铺设5G网络、配备新设备,可为下一波技术提档升级积累宝贵的经验。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口罩、防护服等一线紧缺医疗物资在采买、贮存、点对点配送信息上不够透明,使不少网友质疑,为何平时被热炒的科创技术,真到“打仗”时却使不上力。

新加坡管理大学信息系统学院终身教授朱飞达受访时告诉《联合早报》,尽管区块链在中国很火,在物流供应链、慈善领域也有些应用场景开发,但是疫情时期的物资统筹管理发放比较特殊,且集中在某些区域,如果相关技术开发还没有在这些地区有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挑战确实很大。

湖北和武汉红十字会被中国媒体曝出流程漏洞后,中国国务院上个月底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一盘棋”,由中央统一调拨紧急医用物资,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名义截留、调用。

这些通过疫情暴露的问题,在朱飞达看来具有启示意义。他说,区块链可以帮助国家信用和技术信用达到双重增信的目的:“区块链要做去中心化,不是削弱国家公信力,而是以技术手段提升公信力度。”

“例如证照资质、供应商信任度等,都可以通过技术匹配信息提高实操效率”,朱飞达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疫情对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特定行业的发展有正面影响力,且需要多几年趋向成熟。

分析:远程会诊可解决网络通信等实际部署问题

另一方面,首台“远程会诊平台”前天起在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火神山医院启用。远程会诊可适度降低外地医护人员传染率,减少奔赴一线的人力和后勤保障成本。

据中国媒体报道,由华为捐赠的1080p分辨率高清视频会议终端设备、管理和视讯平台,可以在512K带宽的极限网络环境下,让北京专家通过视频连线武汉的一线医务人员共同会诊,并通过辅助码流分享病患的CT片等医疗档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陈义明教授向本报分析,远程会诊作为一线诊疗辅助,相信可以通过“前线实战”,就地解决基础设施设备、网络通信和场景应用等实际部署中产生的问题。“这些(解决方案)肯定能加快医疗应急处置的新科技落地。”

陈义明说,被证明可以在新冠病毒疫情中采用的技术,今后在普通场景中应用落地就快多了,加之火神山医院转交军队管理使用,军医通常可以在资源最匮乏的情况下展开诊治,他们具有丰富的野战经验。

不过从临床角度出发,可以跨越物理地域限制的新科技,可能无法完全取代人情温度与辨识智慧。 

新加坡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举例说,疫情期间,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可以暂时通过网络复诊。但是医生为肺炎患者诊断时,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判断其是否因为紧张才气喘,面对面的临床诊断还是很重要。

陈义明并指,现有科技技术可以辅助远程初期病史讨论,“但要在完全没有人的状况下,纯粹让机器人判断要不要开刀,还是困难的。”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1)
10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