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学者发表论文,把导致新型冠状病毒的可疑对象锁定到蛇。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学者22日在发表《新型冠状病毒纤突蛋白的同源重组可能促进了从蛇到人的跨物种传播》。论文由北京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联合完成,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医学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这是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并测序后第15天,中国学者发表的第二篇关于该病毒的研究论文。
论文称,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动物相比,蛇最有可能是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文章用RSCU对Bungarus multicinctus(银环蛇)和Naja Atra(中华眼镜蛇)进行分析,数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能更有效地使用蛇的翻译机制,也意味着病毒可能源自蛇。
该论文表示,前述两种蛇要么在中国中部和南部有自然分布,要么在武汉市华南海鲜城有销售。
此外,前述论文称,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重组病毒,病毒的重组区域位于病毒的纤突蛋白。该蛋白如同一把工具,用于识别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撬开细胞的防护之门。新型冠状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来自蝙蝠冠状病毒。
23天前,2019年12月30日,湖北省武汉市聚集性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消息传出。疫情最早发生地为武汉华南海鲜城,海鲜城内实际存在大量野味交易。
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月20日晚间采访时表示,根据流行病学分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动物,比如竹鼠、獾等。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1日共同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中国科学》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中国学者发表最新研究论文,通过模拟计算病毒s蛋白的结构,分析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
该论文称,如同导致2002年“非典”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而且,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这一研究成果预测了武汉冠状病毒有很强的对人感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