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综合讯)等了11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新集团)终于拿到首次公开募股批文,而背后应与中国国务院支持国家级经开区上市的政策落地有关。
将在上海挂牌上市
中国证监会上周五(11月29日)晚宣布核准了中新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据澎湃新闻报道,该公司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拟募集资金净额13.62亿元(人民币,下同,2.65亿新元),公司接下来将与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中新集团是由中国和新加坡政府于1994年8月合设,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开发主体和中新合作载体。公司在2008年6月30日完成股份改制,迈出了IPO关键一步。
公司的IPO申请在2008年10月10日获证监会受理,但直至2014年5月4日,证监会网站才披露了中新集团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到2016年1月13日过发审会,再到上周五拿到批文,足足4067天。
据新浪财经报道,业内人士指出,A股IPO曾于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两度暂停;其次,中国国务院2009和2010年先后出台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国四条”和“国十条”,基本叫停国内房企IPO。这两件事都拖慢了中新集团的IPO进程。
按证监会2012年颁布的指引,当上市公司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则将其划入该业务相对应的行业。按此规定,中新集团属于房地产行业,因为从2011年至2013年,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项占公司的收入比率为59.57%、70.50%和64.12%。
IPO排队期间,中新集团经历了人事风波,多名原高管被查,包括原集团董事长杜建华。
直至2016年1月13日,中新集团IPO才过会,而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询问的主要问题有五个,包括了实际控制人认定、同业竞争、高管涉嫌犯罪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的影响等。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中新集团的实控人为苏州工业园区国有资产控股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园区国控),但持股比例较低。中新集团的控股股东为苏州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园区股份),持股比率为52%,而园区国控持有园区股份28.31%的股权,以此计算,园区国控持有中新集团的股权比率仅14.72%。
中新集团的IPO转机或与今年上半年的两条消息相关:中国总理李克强5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中国国务院5月28日则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资料显示,中新集团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已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在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三年(2016年至2018年)位列第一。按注册地址计算,A股有24家公司来自该园区,其中包括三家科创板公司,截至11月30日收盘,这24家公司总市值合计1738.43亿元。
报道说,中新集团成功拿到IPO批文,对中国国内筹备上市的园区建设开发主体是一个信心的提振,已有公司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