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展霆:拯救被霸凌的《少年的你》

时间:2019-11-20 07:4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途京拾趣

林展霆

中国河南省一名7岁女孩不久前遭遇一段令人咋舌的校园霸凌经验:她的母亲一个多月内发现,女儿眼睛不断冒出小纸片,医生后来竟从她双眼取出几十张小纸片。经调查,原来是同校男同学将纸片塞入她的眼睛。  

该校校长确认此事,但表示那仅是孩子之间“玩闹”,肇事者没有恶意,引起舆论哗然:把纸片塞入同学眼睛难道不是活生生的虐待?诸如此类极端校园霸凌案例并非新鲜事,但近期一部青春写实片《少年的你》走红,再度将校园霸凌的荒诞和经久不衰带回大众视线。

中国大陆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多,但许多这类影片上映后总能激起颇大的舆论涟漪。《少年的你》讲述一名高中少女受校园霸凌摧残的经历,她一开始见证同学因被霸凌而跳楼身亡,接着自己成为霸凌对象,与一名愿保护她的街头小流氓惺惺相惜,期间经历各种殴打、辱骂、被剪头发、扒光衣服、拍下视频等凌辱,始终挣脱不了悲剧宿命。

《少年的你》原定今年中上映,后来突然撤档,引发电影是因题材敏感而不获准在10月1日中共建国70周年前上映的揣测。如今看了影片不得不说,和其他贩卖正能量的主旋律电影相比,《少年的你》确实看了令人抑郁,刻画的不是青春的朝气蓬勃,更多是一群边缘青年眼前看不见尽头的黑暗。

看着影片中女主角被霸凌的各种残忍手段,在新加坡求学期间基本没经历过霸凌的我,感觉这近乎是电影世界里人物毫无理智、逻辑或人性的疯狂举动。不过对许多中国观众而言,即便电影有夸大的戏剧元素,关于霸凌与被霸凌的种种,勾起的仍是相当鲜活而疼痛的记忆。

中国校园的霸凌现象或许比一些人想象中普遍。人民大学调查与数据中心一项关于校园霸凌的调查显示,初中是校园霸凌发生率最高的时期,遭受过言语霸凌、社交霸凌、肢体霸凌、网络霸凌的学生比率,分别为52.3%、41.8%、21.7%和16.8%,高达61.2%的学生遭受过至少一种形式的霸凌。

从道德层面控诉校园霸凌似乎理所当然,但更复杂的是如何理解这些看似反人性的霸凌行径,为何不断上演。或许关键在于,学生、家长、校方、政府等各界人士对霸凌的违法性仍未达成共识,就如对前述河南学校的校长而言,将纸片塞入女同学眼睛,仅是孩子之间无伤大雅的玩闹。

这也凸显一些校园环境中,法治与个人权利意识的相对缺失。正如电影中女学生遭霸凌后报警都战战兢兢、受害者诉诸以暴制暴、校方除了责骂几句基本上束手无策等情节;从电影延伸到现实,对法律的各种蔑视,不失为中国法治校园乃至法治社会尚未建成的例证。

看着电影,我最大的疑问是,貌美的反派人物魏莱如此狠毒霸凌平凡的女主角陈念,动机究竟是什么?朋友提醒,可能也没什么复杂动机,就是看不顺眼也没想太多,或是天生的邪恶使然。正是这样的随机与无情,让依法治校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面对青少年灵魂深处最原始的恶,无论在中国或其他地方,殃及无辜的暴力都不应该被纵容。

这也是中国渐进中的法治和教育改革期许做的事。当下,中国舆论普遍对《少年的你》间接传达的反校园霸凌信息予以肯定,全国人大近日也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盼加强对校园霸凌受害者的保护,这些都体现法治意识与个人权利意识的逐步加强。

我想起近年如火如荼开展的扫黑除恶运动,虽然两者政治含义不同,杜绝校园霸凌须要的同样是铲除各种潜藏的黑与恶,摘掉妨碍受害者举报求助的“保护伞”;但这些都涉及改变一些深植的观念,包括对法治与规矩的淡漠,而这从来就不是直截了当的事。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电影里小混混对女主角作出的这段感性承诺,让朋友瞬间成了男主角易烊千玺的粉丝。这句话确实浪漫,但如果严肃点想,霸凌受害者若没有其他诉诸困难的渠道,非得靠街头的小混混保护,这对校园霸凌的长期解决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而言,想必都不会是好事。

赞一下
(26)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