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港珠澳大桥经济效益远低于预期

时间:2019-10-24 07:3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截至上月底,有超过1300万人次经大桥往来粤港澳三地,进出口货物累计21.58万吨、价值84.45亿美元,与预期相距甚远。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提升大桥的经济效益,包括开发旅游功能。

港珠澳大桥昨天迎来正式开通一周年,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上月底,超过1300万人次经大桥往来粤港澳三地。受访专家分析称,大桥目前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低于预期,当务之急是三地政府互相协商,尽快提出改善大桥效益的解决方案。

经过九年的建设,横跨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在去年10月23日通车,至今已营运一年。据《南方日报》报道,截至9月底,经港珠澳大桥进出口的货物累计21.58万吨、价值84.45亿美元(114亿新元),范围覆盖26个省市区、152个收发货地,其中珠江口西岸城市货物货值占九成以上。

巴士占三成四货车流量占不足一成

关于大桥的日均车流量,《星岛日报》报道称,截至今年7月,大桥的日均车流为3860架次,当中以私家车的车流量最多,日均有1800架次,占整体约四成七,其次是穿梭巴士,占整体约三成四,平均每日约1300多架次,而货车及货柜车的流量未见起色,日均约190多架次,占整体不足一成。

这一数字与预期相距甚远。在2008年,粤港澳三地政府曾出具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当中预计港珠澳大桥在开通初期,车流量可达到每天9200至1万4000架次。

作为“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及三地口岸、连接线共投资约1200亿元(人民币,下同,231亿新元),三地口岸及连接线建设由粤、港、澳三方政府投资完成,主体工程造价约480亿元,由中央政府支持资金加粤港澳三地政府投入资金共204亿元,还有276亿元则以银团贷款解决,大桥建成后实行收费还贷。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如果按6%或更低的优惠利率计算,仅仅是支付银团贷款的利息,每年就是一大笔数目,再包括日常营运成本,这些都由港珠澳大桥的经营收益偿付,但按照目前的车流量来看,大桥远远没能收到预期效益。

他认为,三地政府应尽快就此协商达成谅解,比如香港政府担心大陆车辆过去之后造成堵塞,可以考虑在青马大桥设置控制点,不让车辆进入市区,但可转去迪士尼等旅游点。不过,他也指出,鉴于香港目前的社会现状,香港立法会可能不会将此列入当下的讨论议题。

仍停留在通道功能旅游功能弱游客拍照都难

郑天祥分析说,很多大陆游客来到港珠澳一带,重点是为了参观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并非是去香港,因为不少人认为自己即便去了也不受欢迎,但遗憾的是,港珠澳大桥现在还停留在通道的功能,尚没有旅游目的地功能,车辆与人员不能在这里停留休息,游客想要照相都非常困难。

他认为,提升大桥效益最快的解决办法是开发旅游功能,可以试行将东人工岛建设为旅游岛,增加咖啡馆、茶馆等场所与旅游设施,游客到这里停留参观后,便可原路折返,不需要再办理赴港签注,这样可以增加更多造访游客。

郑天祥强调,从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周年的实际营运情形来看,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考虑如何提升大桥的经济效益,粤港澳三地政府需要就此好好研究,邀请有关专家提出意见与建议,尽快定出可行方案。

赞一下
(143)
88.3%
赞一下
(19)
11.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