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不跟随欧美降息中国货币政策将持稳

时间:2019-09-25 07:3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再过几年若哪个主要经济体还能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那么这样的经济体应当是全球经济的亮点。(路透社)

易纲解释,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是服务国内经济,而目前中国经济还在合理区间,物价也处于温和区间,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中国央行的判断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定力。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欧美应声降息的背景下,中国不急于大幅降息,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昨天在记者会上做出以上表态。他说:“我们并不急于像其他一些国家央行所做的那样,有一些比较大的降息和量化宽松的政策。我们的判断是,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要保持稳健的取向,要保持这个定力。”

他解释,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是服务国内经济,而目前中国经济还在合理区间,物价也处于温和区间,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综合分析以上因素,中国央行的判断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定力。

他进一步阐明,中国既要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速度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大体匹配,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杠杆率的稳定和债务水平处于可持续的水平。除此之外,中国也会考虑长远,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到机制,以改革的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美国联邦储备局和欧洲中央银行本月相继降息或采取宽松量化货币政策,相比之下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稳定。易纲说:“再过几年,如果哪个主要经济体还能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那么这样的经济体应当是全球经济的亮点,也应该是市场所羡慕的地方。”

学者:中国经济正面对结构性体制性问题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受访时向《联合早报》指出,中国目前没有降息的紧迫需要,因为本月初已全面降准,释放了中长期资金,做了逆周期的调节。今年年初中国也进行了一轮全面降准。

他说:“中国经济当前的问题,有周期性的原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降息等总量宽松政策对于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问题非但可能无助于事,反而还可能加剧问题。”

易纲昨天是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和财政部部长刘昆,一起出席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新闻发布会,向外界传递出中国在加大力度稳定当前经济运行的信号,与此同时也介绍中国过去70年在经济金融方面的成就。

他们列举的数据包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至2018年实际增长了174倍;中国现在一天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八个1950年全年的规模;中国的银行业总资产的规模世界第一。

刘昆谈到为配合中国国庆而举行的大型成就展时说,其中1977年高考的模拟考场令他看了很激动,易纲和宁吉喆也表示同意,原来他们三人都是在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考上大学的。

赞一下
(7)
38.9%
赞一下
(11)
61.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