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十九大与中国未来30年(2)

时间:2017-09-12 08: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挑战 尽管十八大以来,经济下行,但仍然维持在6.5%到7%年增长率之间。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中国每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为所有经济体中最多的。到今天,没有人对中国将在第13个五年规划期间建设成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挑战

尽管十八大以来,经济下行,但仍然维持在6.5%到7%年增长率之间。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中国每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为所有经济体中最多的。到今天,没有人对中国将在第13个五年规划期间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即中国的中产阶层社会)存多少怀疑。不过,此后阶段的任务并不轻松。

从这些年的政策讨论来看,中国的焦点已经是如何逃避中等收入陷阱,把国家提升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或者富裕社会。在东亚,早先的日本和后来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经济体都成功逃避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经济体。但对中国来说,即使要到达今天台湾的水平,即人均国民所得2万3000美元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在社会发展方面,这些年中国也受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产生很大的收入差异和社会分化。执政党出台了诸多有效的政策来实现和保障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公平。其中,最引入注目的要算全国性的“精准扶贫”政策了。根据这个政策,中国要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每年在农村减贫1000万人口。放眼世界,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面临贫困(或者再贫困化)现象,但没有一个执政党能够像中共那样具有如此强大的能力来这样做。

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因为面临人口的贫困化,社会抗议运动日益增多,但政府束手无策,使得社会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不过,“精准扶贫”并不能替代社会制度建设。一定程度上,较之胡温时期,近年来社会建设并不在政府的最高议程上。

即使和中等收入经济体相比,中国社会制度的水平仍然较低,表现在社会建设投入不足、城乡分化、统筹级别低下、地区差异巨大等等方面。如果有效社会制度得不到确立,国家整体现代化包括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都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制度,所面临的问题都是深化改革,求得完善。从今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100年这段时期,重中之重还是政治改革问题。尽管人们不想讨论政治改革,但政治改革必然是一个逃避不过去的问题。实际上,如前面所说,执政党也从来没有逃避这个问题,自邓小平以来,政治改革方面也有了诸多探索。

这些政治改革探索中,有成功的,也有不那么成功的,有些方面甚至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就成功来说,自9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治是稳定的,并没有出现颠覆性的错误。没有政治稳定做保障,很难想象这些年来经济和社会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就存在的问题而言,十八大之前的政治形势表露无遗,包括腐败、寡头政治、军队干预政治等等。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可能是一般人估计不到的,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要铸成“颠覆性错误”。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十八大以来执政党进行了大规模的集权,通过集权推动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尤其是打击俨然成风的寡头政治,涉及到党、政、军各个领域。不过,集权不仅仅是为了反腐败,更重要的是要推进改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把改革进行到底”。无论是改革的顶层设计还是克服既得利益推进改革,都需要集权。现实地看,集权的这些方面的目标也已经基本实现。

顶一下
(6)
60%
踩一下
(4)
4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