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已16年 北京垃圾分类成效甚微

时间:2017-02-02 08:0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居民素质不高或不懂分类,一直被认为是北京垃圾分类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孟丹丹 北京报道 “果皮菜叶制成环保酵素,杂草树叶转化生态肥,易拉罐、旧报纸、各种可回收垃圾由清运工收拣,抵销

居民素质不高或不懂分类,一直被认为是北京垃圾分类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孟丹丹 北京报道

“果皮菜叶制成环保酵素,杂草树叶转化生态肥,易拉罐、旧报纸、各种可回收垃圾由清运工收拣,抵销清运费……没花财政一分钱,可回收废弃物基本不出社区……”北京民间环保人士张丽曼自豪地细数所在金榜园社区垃圾分类的成果。

像金榜园这样做到垃圾分类的小区并不普遍。北京作为中国第一批实施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市至今已有16年,但垃圾分类成效甚微。

几乎随处可见的是,社区、街头摆放了许多分类垃圾箱,但各种垃圾依然混装,分不清哪些可回收和再利用。

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对北京试点小区调研后得出结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始终很低,垃圾分类认知水平不够,有限的垃圾分类成果还需要“二次分拣”。

居民素质不高或不懂分类,一直被认为是北京垃圾分类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追溯历史,北京居民并不乏垃圾分类的传统。1950年代,当垃圾填埋处理法广泛被发达国家采用时,北京就开始了垃圾分类。食物残渣制作饲料,煤渣铺路……“物尽其用”“肥水不流外人田”,在物资匮乏时期的北京人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可回收的。

最近20多年来,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分类试点,北京市民对垃圾分类也并不陌生。

1993年北京制定《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开始提倡垃圾分类。2000年,北京被列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02年至2008年,为备战奥运,北京市每年在300个小区做垃圾分类试点。2009年,垃圾分类被写入市长的“每日市情”汇报。

政府投入不菲的人力物力,垃圾分类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2013年底,北京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达到近3000个,分别配备分类垃圾桶和回收人员。2015年,一些试点小区里还用上了高科技,用互联网+、扫二维码吸引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缺少一条完整示范线

民间环保行动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博士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北京垃圾分类并非没有进展,收集、运输、利用、处理四个环节都有做得好的试点社区,但缺少一条完整的示范线。

自然之友调研也显示,厨余垃圾作为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已在大部分试点小区实现单独运输,各社区还配备“二次分拣员”进行厨余二次分拣,但居民对此普遍并不清楚。

受访民众则表示,不是不愿分类,而是因为“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分好的垃圾,最后还是被环卫运输车‘一锅烩’了”。

垃圾管理细节不够公开,民众自然对垃圾分类缺乏信心,进而影响源头分类,如此恶性循环,垃圾分类势必难以推进。

毛达建议政府公开各个管理环节以及各种做法的经验与不足,同时建立分类示范线,把各个示范环节连接起来,让民众看到整个流程的有效性,重树民众自觉分类的信心。

近些年,北京垃圾分类较为成功的社区,都有民间环保组织的身影。

据中国媒体广泛报道,1996年就实行垃圾分类并一直坚持下来的西城区大乘巷社区,就得益于社会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的引领、参与。

从介绍垃圾污染现状,到志愿者引导分类、劝说纠错,北京地球村连续14年参与社区活动,终于将社区居民培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在垃圾围城,而垃圾焚烧场建设又接连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窘境下,政府毋庸置疑希望把垃圾分类做好,但过去多轮以政府为主导的垃圾分类结果表明,缺乏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参与,即便投入了真金白银,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受访时表示,垃圾分类管理等环境治理做不好,也与中国的公益组织、民间组织不够发达有关。

他解释说,现代社会有两个轮子,一个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市场经济,另一个是利他主义的公民社会,只有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各种公益民间组织十分发达,社会才不会唯利是图。

而目前中国只发展市场经济,鼓励大家去赚钱,不发展公民社会,在利他方面,只有“学雷锋”等空洞的口号,并不鼓励民众实际参与环保等。

他指出,政府应放手发展民间环保公益组织,让更多公民参与环保,培养责任、参与监督意识,“这样不仅是环保问题解决了,中国公民的道德水准也能够提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