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港事:八成半港人 支持建地下城

时间:2017-01-15 09:0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即时

[email protected]

香港政府长期面对人口增加、土地不足,以及楼价持续高企等居住与发展问题,早前发展郊野公园及维港填海等构想因环保团体反对而作罢,港府转而研究发展地下空间。

去年11月,港府规划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展开“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首阶段公众咨询,探讨在尖沙咀九龙公园、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以及湾仔修顿游乐场发展地下空间的潜力。调查显示八成半受访港人支持建地下城;受访专家都认为,香港应赶上国际城市发展地下空间的步伐。

香港土地资源有限,地面空间插针难入。近年一直为寻地发展苦苦思量的特区政府,早前转而积极探讨开辟地下空间,研究在九龙公园、维多利亚公园和修顿游乐场打造三大地下城,供作零售、饮食、小区设施等发展。

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推断,2043年香港人口将由目前的约700万急增至822万,对土地需求有增无减。面对人口增加、土地不足,以及楼价高企不下等问题,港府曾提出在维港以外填海及发展郊野公园等建议,但都遭到环保团体反对。

有鉴于此,港府近来改变策略,着力研究发展地下空间,以腾出地面土地进行发展。

首阶段选址:九龙公园 维园及修顿游乐场

去年11月,香港规划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展开“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策略性地区先导研究”首阶段公众咨询,探讨在尖沙咀九龙公园、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和湾仔修顿游乐场发展地下空间。为期三个月的咨询期将于2月6日结束。

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总土力工程师何英杰介绍“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项目时指出,三大地下城以九龙公园及维园规模最大,当中九龙公园条件较成熟,当局已圈选三个位置,发展最多四层的地下空间,包括近栢丽大道入口及海防道与九龙公园径交界处等。

他说,九龙公园地下空间长度约600米,规模与日本福冈天神地下街相若,若落实发展,可参照当地经验,在提供零售、饮食及休闲设施以外设置公共空间;而海防地道下空间可研究作停车场用途,改善区内车位长久不足问题。

何英杰还表示,由于地铁尖沙咀站及尖东站已设地下行人网络,九龙公园地下空间可进一步完善区内行人网络,接驳至尖沙咀西,包括西九文化区和高铁西九龙总站等,并拟在最底一层连接至尖沙咀站、北京道及柯士甸道一带。

三个项目中,维园地下空间规模最大。根据当局的初步构思,维园草坪下方可发展为三层地下空间,并接驳至邻近的天后站和铜锣湾站,也可研究能否与拟建的北港岛线连接。至于市民能否在雨天由时代广场地底步行至崇光百货“购物无阻”,仍须研究。

何英杰说:“维园适合一家大小休憩,也可考虑合家欢用途,提供更多康乐及体育设施,也可设表演场地等综合用途空间。”

至于湾仔修顿游乐场,由于下方的地下空间面积较小,若要作三层建设,火警疏散时存在风险,当局暂建议只发展两层。用途方面,则与其他区域大同小异。此处的优势是邻近港铁湾仔站,同时也可接驳告士打道和利东街。

概念方案也将展开公众咨询

香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本月11日出席立法会会议时指出,去年11月份,当局就项目展开“公众参与”,曾咨询城规会、海滨事务委员会、区议会。他透露,民意调查显示,八成半受访港人支持地下空间发展;首阶段“公众参与”完成后将着手概念方案和技术评估,估计在2018年完成,其后就概念方案展开第二阶段的公众参与。

陈茂波指出,暂时未能提供地下空间发展的先后次序,部分地面商铺担心地下城会影响生意,但政府认为地下城若不规划商业设施,“成本效益回报会很低”。

在地下兴建博物馆、游泳馆、酒店或音乐馆等设施,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已有颇长一段时间。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空间日益弥足珍贵,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城市将目光移向发展地下空间。

专家:地下城是大城市发展趋势

说到广为人知的地下城,不得不提到位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该城市的地下城发展超过50年,除了有大学、博物馆、铁路站等设施,还有住宅。当局也巧妙利用地下空间发展商业,引入写字楼和戏院等设施,吸引人流。据估计,那里已有多达10万人在地下生活,每天人流更高达50万人次。

相比之下,香港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程度较低。数据显示,香港目前对地下空间的广泛应用,主要是用作港铁站、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或行人通道,较大规模的例子是连接尖沙咀和尖东站及周边商场的地下通道,还有铜锣湾东角地道下行人通道及零售设施;其他利用地下空间的,主要是一些建筑物的地库停车场或部分商场。

朱家健:香港应与国际城市同步

2004年,港府首次提出在铜锣湾发展地下购物街,以疏导人流、增加商业空间,但后来运输署承认,在已发展的旧区发展地下城,有不少阻碍,包括隧道太窄、地底设施林立,在技术上有困难,结果不了了之。

早年曾撰文支持香港发展地下城的(中国)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朱家健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发展地下城有数大好处。首先,地下城大幅腾出了地下可用的空间,多出的空间可用作休憩用地等,可以给该区使用者更多空间感,以及释放更多优质地面用地作其他发展。

其次,从经济角度而言,地下空间可用作交通或公共设施通道、停车场、商场等设施。若能控制地下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更可发展成为储存仓库、大型图书馆、污水处理厂等。

朱家健指出,为了解决土地荒,许多国家近年都在筹备或发展道路地下化,以解决地少人多带来的问题。其中,新加坡地下空间的运用值得香港借镜。

他说:“新加坡乌节路一带已设有地下街,而新加坡政府并不满足于此,继续探索其他地下发展的可能,例如在2009年委托机构进行研究,探讨在科学园地底再建设‘地下科学城’,可让数千名科学研究人员在内工作。”

朱家健认为,新加坡积极向地下发展,香港不应落后于人。事实上,港人对在地下活动毫不陌生,平常搭港铁、在商场地库闲逛等已习惯。

朱家健强调:“地下城将会是有规模大城市的发展趋势,香港没理由不把握机会,与其他国际级城市同步。”

谢伟铨:香港不应再落后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