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多数国家只要通过努力,就有实现工业化的可能,却没有认识到新工业化已经丧失可能。不幸中的万幸,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抓住历史机遇的尾巴,开启改革开放,借助全球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工业化。
自工业革命开启的工业化,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虽然现代武器作为工业化的衍生品,会加剧战争的惨烈,但无人能否认工业化带来的繁荣。所以,在工业革命开启200多年后的当代,不论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许多国家都希望实现工业化。但是,本文将给出一个残酷的论断:全球再无新工业化的可能。意思是说,随着生产效率提高,全球所需工业劳动力将越来越少,各国对工业的争夺进入减量博弈,所以,不可能再有欠工业化国家,能实现以大幅增加工业劳动力为表现的全面工业化,除非其他国家的工业发生大规模转移。
这里的工业化不是以工业产能和产值为标准,而是以工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比率为标准。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工业产能和产值可能很大,但创造的就业却很少,因而工业劳动力占比较低。全面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5%以上,欠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劳动力占比不足12.5%。以25%为全面工业化的标准,是因为老牌工业国家的工业劳动力占比长期超过25%。自1870年代到1970年代,美国的工业劳动力占比一直超过25%,并且在1900年后长期超过30%。以不足12.5%为欠工业化的标准,则是取0与25%的中值。有些经济学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会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会增加。
虽然该定律在1970年代以前都比较符合实际,但之后就不准确了。
单位劳动力养活率提高
可以引入单位劳动力养活率(简称“养活率”)这一变量,来分析新工业化是否还有可能。这是指一个劳动力生产的产品,能够养活具有小康生活水平的人数(小康生活水平也可以视作正常生活水平)。以联合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至50%之间所对应的生活水平,即为小康生活水平。
恩格尔系数并不是完全准确的指标,在不同时代、国家和地区,甚至对于不同的个人,同样的恩格尔系数对应的生活水平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对于同样收入的两个人,如果一个人省吃,另一个好吃,前者的恩格尔系数会小于后者。即便如此,恩格尔系数依然大体上能反映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须分辨的是,单位劳动力养活率是指一个劳动力生产的产品能够养活多少人,而不是一个劳动力的所得(可以理解为工资)能养活多少人,前者显然大于后者。
在农业时代,假定土地充分供给,单位劳动力养活率大概是三至五人。这个数据可能不准确,我是通过回忆小时候的农村生活状况及后来的观察而估算的。
由于技术进步很慢,土地产出变化很小,所以农业时代的养活率几乎没有明显变化。如果土地不足,养活率会更低。虽然也有家庭的土地不足却养活许多孩子的现象,但这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水平会较低,处于温饱或贫穷水平。
不论恩格尔系数所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如何变动,也不论如何估算不同时代、国家或地区的养活率,都可以肯定,工业革命以来,单位劳动力养活率日益提高。
在工业化早期,同时存在两个正向变化:一方面,单位劳动力养活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工业劳动力越来越多。这是因为,技术进步将许多原来不是劳动对象的自然物(如矿藏、海洋等)变成了劳动对象,同时使劳动力和社会财富都大幅增加,进而使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相应地大幅提高,英、美、法、德等都是这样的例子。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可持续。当养活率达到一定程度,且劳动对象很难再扩大,或扩大速度不及养活率提高速度,对工业劳动力的需求就会下降,导致再无新工业化的可能。
从历史轨迹看,1970年代末,中国加入全球化体系,是世界工业化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容。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巨大产能,被称为“世界工厂”。澳大利亚、巴西的矿石,不远万里运到中国冶炼,再以初级产品或成品的形式销往全世界。这种生产模式在二战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当前中国的工业化程度,还远远不是中国的工业化极限。中国还有许多劳动力、土地及其他资源,可以转化为工业生产要素。完全可以说,在工业品方面,如果中国人充分就业,就足以养活全世界。问题在于:其他国家拿什么跟中国交换?
随着技术进步,单位劳动力养活率会越来越大,而全球所需劳动力会越来越少。或许有人会质疑,技术进步可以扩大劳动对象,从而提供新的就业。这个观点放在1970年代之前大体成立,但在此后则日益偏离现实。1970年代以来,技术对就业的补偿效应远不如它的破坏效应。一方面,劳动对象(种类)基本被发现完毕。另一方面,虽然生产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但因技术进步,尤其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对许多重复劳动的替代,生产规模扩大速度高于劳动力增加速度,因而养活率不断提高。
这意味着什么?在全球层面,世界只需要一定数量的工业劳动力,所以各国都在争取投资,以促进经济,尤其是促进就业。但是,养活率越来越高
,意味着剩余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这种国家间的博弈就成为减量博弈。最近若干年,虽然墨西哥、越南等的工业化正在扩大,但其中不少是得益于中国工业的转移。所以,除非其他国家发生工业转移,否则不可能再有欠工业化国家实现全面工业化。这意味着,全球各国获取工业投资再也不可能是共赢。
其实,这种不可能共赢早就发生了。新兴国家的兴起,使老牌工业国的工业劳动力占比下降,美、英、法的占比都下降至20%以下。美国中低端产业大量外迁,导致“产业空心化”或“铁锈地带”的关键原因,也是世界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工业劳动力,所以资本选择回报率更高的地方。
几个推论
上述道理并不复杂,但许多人的预期却与之矛盾。他们以为多数国家只要通过努力,就有实现工业化的可能,却没有认识到新工业化已经丧失可能。
由此可以衍生几个推论。
第一,美国的再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即美国工业劳动力占比不可能恢复到25%以上。美国的工业产值可能提高,但这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非劳动力增加的结果。在某些工业领域(主要是高技术领域),美国的就业可能会增加,但中低端产业不可能大规模回流,恢复往日荣光。
第二,其他多数传统发达国家的工业劳动力需求不仅很难再增加,反而会减少,这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不少国家具有掌握中低端技术的能力,所以大量中低端产品将由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生产。
第三,新兴国家的工业劳动力需求会有增有减,但总量已达到峰值,所以它们之间的竞争会进入减量博弈阶段。同时,中美关系会影响这种博弈。
第四,其他国家不可能通过大规模增加工业劳动力,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工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如果工业就业人口逐渐减少,该怎么办?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工业的国家(包括老牌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又该怎么办?
中国抓住历史机遇的尾巴
不幸中的万幸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从1978年开始,中国抓住历史机遇的尾巴,开启改革开放,借助全球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工业化。
虽然今天的中国还存在种种问题,但中年以上者无不感慨他们切身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一生而历四个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后二者可视作工业化的延伸)。可能没有其他国家,比中国更能证明工业化的强大效应了。
沧海桑田,凭吊邓公!滔滔历史,唯有向前!
作者是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