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高储蓄成日本经济能量大水库

时间:2023-07-14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张锐:高储蓄成日本经济能量大水库

日本央行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家庭金融资产升至2043万亿日元(约19万5800亿新元),创历史新高,而且已连涨三年。

家庭金融资产是指由现金、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养老保险以及信托投资等形成的金融产品组合。就品种结构而言,储蓄存款占到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的54.2%,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日本央行长期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哪怕是股票、债券等风险类资产出现持续走牛行情,也未能改变与动摇日本家庭对银行储蓄的钟爱以及异常稳定的专注。正是如此,现金储蓄在过往30年日本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一直占据一半以上的权重。

除对现金存款保持强烈偏好外,目前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中保险、养老金和标准化保障的占比为26.2%。这样一来,无风险资产的比率达到80.4%;相应地,股票投资仅占11%,投资信托更是低至4.4%。必须强调的是,仅在上世纪80年代泡沫时期,股票投资配比超过20%以上,泡沫破灭后的30多年中,日本家庭部门对股票投资的占比一直稳定在10%左右。另外,日本央行自2016年开始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压低国债收益率的同时,也使二级市场国债价格出现较明显的赚钱效应。尽管如此,日本民众的参与率与入场率也不高,更多是选择紧紧捂住银行的储蓄钱袋子。

日本家庭之所以高配无风险金融资产尤其是储蓄资产,首先与政府所主张的金融制度安排高度相关。二战以后,为了拉动工业发展,日本政府建立了以银行为中心的“护送船团”式金融体制,形成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相应地在全国启动“居民储蓄运动”,并推出免除存款利息税等系列优惠政策,结果是在20多年内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日本居民的存款储蓄习惯也从此养成。

不仅如此,长期的储蓄政策引导等于就是无风险投资意识的反复熏陶,造成日本居民所拥有的市场化金融知识相对不足,至今仍有高达75%以上的家庭不参与股票投资。对此,日本证券交易商协会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超过一半的家庭回答“相关知识不足”。

政策强化银行储户保护 

时至今日,日本金融政策对银行储户的利益保护依然在不断健全与强化。一方面,针对个人储户在信息获取以及竞争地位完全不对称的现实,法律明确要求对任何一款无风险或低风险金融产品,银行都必须做出明确而清晰的说明,否则就会追究与处罚;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创建了存款保险制度与储蓄保护基金两大金融防火墙,确保在银行破产的状况下,储户能受到尽可能足够与切实的补偿。这种护城河式的制度安排,也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的储蓄选择行为,同时使得无风险投资意识深入人心。

家庭制度的演变,也是日本民众在金融资产配置上避险意识特别强烈的因由之一。日本的传统家庭制度是父权极强的直系家庭,有户主权和“家督”继承权两大支柱,其中“家督”继承权——长子继承制是日本家制度的核心,长子夫妇或与父母同住的子女是“家督”的继承者,也因此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家庭架构与义务安排曾长期有效地支持了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的蓄积,并表现出非常显著的遗传特征。虽然后来新修订的民法否定了传统的家庭制度,家庭形态开始由直系家庭向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转变,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家庭金融资产也有所分散化,但随后日本便步入老龄化社会,且由于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代际差异,子女与老人同居的家庭快速减少,而家庭的小型化一方面驱使年轻家庭为购房而储蓄,另一方面也导致老年家庭须要为养老而储蓄。

回过头去看,除了泡沫经济的破灭让当时不少家庭承受股票投资的损失之痛外,始于1990年代初一路下跌的房价,更给了民众一次残酷的风险教育。上世纪80年代,房产曾一度占据日本家庭资产的50%以上,房市也成为不少人投机与追梦的天堂。只是随后持续30多年的房价阴跌,让许多投资人折戟沉沙,家庭也开始迅速地“去房产化”,最终房产在日本家庭资产的占比,缩水至目前的21%。虽然房产并不属于金融资产,但投资损失的惨重却强化了不少家庭的风险厌恶程度,并不可避免地映射与放大到股票等风险性资产之上,进而使得对储蓄等无风险资产的配置更为宠爱有加。

不得不强调的是,金融资产置于家庭账户之下,只能显示出特定单元财富的体量,而进入到国家金融体系之中,则构成国民经济循环的巨大能量,尤其是日本一半以上的家庭金融资产以储蓄形态存在,等于拥有了一座可为经济提供丰沛血液的私人蓄水池。

对此,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阐释了“资产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指出资产的蓄积使社会扩大再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创造出愈益增多的国家财富。另一位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在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石的鸿篇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更是明确提出储蓄等于投资的著名恒等式。

储蓄促进经济增长

有意思的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之一、经济腾飞之父,也是日本首部《经济白皮书》的撰写人都留重人教授,则以真实案例证明了储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日本的资本主义——以战败为契机的战后经济发展》一文中,都留重人经过比较研究发现,1960至1980年代日本经济增速之所以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是因为当时日本的国内总储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工业国家,其中1964年至1968年间,日本的储蓄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比为36.2%,同期的美国则只有15.7%、英国为18.8%、西德为26.7%、法国为25.7%;从1969年至1980年,该数值分别为:日本41.6%、美国15.3%、英国20.7%、西德28.6%、法国29.3%。

都留重人主要是从储蓄可以转化投资的角度,阐述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此他特别强调,当产业出现典型的结构性变化——平均每个劳动力需要更多的资本装备时,如果没有足以促进这种结构变化的投资,这种变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1990年之后日本经济步入下行通道,由此开启“失去的30年”,但并不能说明高储蓄作用力已经退场,而是转换到“储蓄→消费”的层面,对经济赋能加力。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日本出口在过去20年一直处于递减状态,整体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降至目前的21%。与此同时,持续的通缩令日本企业资产表变坏,“去负债”挤压与抑制私人投资。但庆幸的是,消费接过了经济增长的接力棒,尤其日本家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过往30年一路爬高,且正是仰仗于超过60%的消费势能,除个别年份出现衰退外,日本经济在“失去的30年”中都维持着正增长。

不错,储蓄与消费存在着跷跷板效应,即家庭储蓄的增加往往会对消费形成“挤出”,但这种结果更多的只会在民众收入递减、储蓄率还不够高,以及大众对未来生活预期充满不安的环境中发生。如前所指,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中,数十年来储蓄占比一直保持在50%以上,处于高度稳定状态,既可增强消费的底气与信心,也可将工资的增量更多地转移到消费。

虽然保守估计,过去30年日本平均工资仅增长4.4%,但在经济持续低迷不振的趋势中,还能保持工资增升已属不易,而且最近三年工资上涨幅度开始加速,去年各行业工资收入同比增长4.8%,创出24年的最高增速,今年可能续创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民人均收入占GDP的比重接近50%,不仅高于许多发达国家,更令新兴市场经济体望尘莫及,民众能消费的厚实基础可见一斑。另外,保险、养老金和标准化保障,在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中占比位居第二,说明民众为自己加装的未来生活安全设施,较为稳实与牢靠,而且日本政府推出的个人DC型计划(编按:一种养老年金制度)和个人储蓄账户计划两大商业养老保险政策,将20岁以上的居民悉数吸收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供给侧高质量的辅佐与策应,敢于消费很容易成为日本民众的行为趋势,经济也由此获得持续前行的内在动能。

作者是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