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外国语仍是人生斗争的武器

时间:2023-02-24 07:5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语文课题

年少在中国读中学时,记得英文老师的办公室里,总是贴着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格言,最适合外语教研室的一款,叫“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武器”。课文里也有关于马克思虽是德国人,但积极学英文,以至于可以用英文撰写政论的内容,非常励志。有一回参加学术会议,遇到一位同行学者,回忆她读书时英文课中有中国的阶级斗争故事,如“周扒皮半夜鸡叫骗长工起床干活”,我不免感叹,那还不如改革开放以后学习“马克思学英语”的故事好一些。

现代中国人生活在西方影响无处不在的地球上,掌握英语以及其他外语确实有必要,就算不从事人生斗争,对于弄明白很多概念,也有助益。虽然“精通”任何一种外语都非常困难,因为任何一种语言背后都有漫长的演变史,复杂的來源和变化,以及各种理性难以解释的惯用法,但是以一种外语作为参照,能够拓展文化视野,看出自己的母语在表达上的一些局限。

一些宣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人,喜欢用中国有很多种关于亲属的称谓而英文没有,佐证后者极其单调。其实即使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城市里核心家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老家诸多亲戚的“谁是谁”“怎么称呼”同样是一头雾水。

除了研读古典文学作品,现实中已经没有区分林黛玉和薛宝钗谁和贾府更亲的必要。也就是说,英文中的简化应该是现代社会相对古代社会而言,不再重视大家族复杂关系的表现。中文如果出现一个包打天下的cousin一词,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件好事。

的确,英文中一个人自称时只有主格I和宾格me,而中国文化几千年则积累了一大堆自称、谦称。“万物皆备于我”中的“我”,孟子已经在用,但《孟子》书中同时也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吾”;古装电视剧里还充斥着“卑职”“小人”“晚生”之类依场合而定的自贬或自谦用语。这在本质上和亲戚称谓一样,都和中国文化中强调的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有关。

但是,在表达抽象概念时,汉语并不总那么博大精深。欧洲语言中相通的重要系词to be(德语sein、法语être)在汉语中就没有对应,随之而来的“being”这个哲学概念在汉语中更无从寻觅。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名著一般中译为《存在与虚无》,其法文原文?tre et le néant,英文译名是Being and Nothingness,二者基本对应。但在欧洲语言和思维中,兼具语法功能和哲学意涵的虚词being,在中文里只能勉强翻译为“存在”这个实词。中文读者在理解过程中,已经不可能获得直接阅读原文时才有的抽象感。中文在翻译“To be or not to be……”时,还是只能把具有抽象和丰富内涵的“To be”翻译为极为具象的“生存”,而把整句变为狭义甚至尴尬的“生存”和“毁灭”之间的选择。

如何英译儒学的核心概念“仁”,在西方汉学界也是令人抓耳挠腮的。英语的单词如benevolence、kindness或love都不足以抓住“仁”的丰富内涵,学界也曾尝试直接用拼音ren来注释。但是being还很难如此处理,用“必应”不知所云而且涉嫌侵权,仍只能回到汉语的“存在”“此在”等词语才能表达一二。

由于汉语词汇常常是在一个词根上不断添加,而非创造新词,意义相近的词语内涵往往十分含混。例如,海内外中国人不得不一次次辨别“华人”“华侨”“华裔”这几个相近的词汇,并逐渐把“华人”认定为已经归化外国国籍的“前中国人”。假设一个家庭里,丈夫入了外籍,妻子仍持中国护照,则前者为华人,后者为华侨,只有后者能接收“侨办”的新春问候。华裔,在我的理解中,也是指入了外籍的人士,至少是其第二代子女,因为裔者后裔也。但一些中文媒体常把持中国护照的留学生叫“华裔留学生”,并不准确。

还有一个阻碍纯粹中文思考者认知的词汇群,就是和“权”这个词有关的几个复合词。晚清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中,“利权”一词特指中外经济竞争中中国的经济权益,但“权利”一词一般指个体公民的各项政治和公民权利,即英文的rights。在当代中文使用中,“权力”这个和“权利”发音相同,意义相连,然而不是相同的词语,常常扰乱中文使用者。“权力”对应英文的power,在英文中主要指能掌控和影响他人的能力。这两个概念在英文中由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基本上没有混淆和误解的可能,但在中文,“权力”和“权利”也经常须要不断辨析。

同样由“权”字衍生出来的“特权”这个词,在以中文为母语且只使用中文的人听来,马上会联想到狭义且带贬义的“官僚特权阶层”享有的“特殊权利/力”。通常与此词对应的英文单词privilege,却不限于指某个特权阶层超越民众的特权。由于power、right、privilege拼写完全不接近,意义也各司其职,也就避免了类似中文里因三个词汇相近而产生的歧义。

我让基本上不懂中文,也没有相应认知框架的15岁儿子解释privilege的意思,他在不查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凭直觉和常识说,就是一种special benefits,拥有者会有更多的options、goods and rights。“特权”被他广义地看做包括“更多选项”“更多物品”和“更多权利”在内的“特殊好处”。

在词典解释中,privilege的确既有advantage(优势)的意义,也有benefit(利益)和special right(特殊权利)的几重涵义。在这一理解中,富人比穷人天然拥有更多优势,白人会比非白人拥有更多优势,男性往往比女性具备更多优势,出生在大城市可能比出生在乡村拥有更多优势。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反思自己是否已经拥有某种他人所没有的优势,从而提高对他人的共情力量,和对弱者的保护意识。

在美国大学里设立的“Power, Privilege, and Difference”这种带有平权性质的组织或课程标签,也默认privilege具有多元含义,而且常常自我指涉。这就远远超越中文为“特权”赋予的涵义。

在我看来,以亲戚称谓繁多、第一人称丰富为荣,已经没有多大现代意义,而外语未必就不“博大精深”。现代中国人还是应该积极和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再通过双语、多语互证,接近一些重要和更有意义的概念。

作者是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