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题
教育部长陈振声在8月底的第11届母语论坛上,鼓励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善用社交媒体和娱乐节目等资源,借助时下流行趋势来激发孩子对母语学习的兴趣。他举一个上街挑战学生把英文词语翻译成华文的TikTok短视频为例,认为可借助科技让华文更生动,且更能活学活用。
我个人从事借助社媒实现跨越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研究逾10年。可过去在与本地中小学教师分享这些教学设计理念时,许多教师的反应是:学生年纪轻轻,就把他们投入社交网络,太危险了,碰不得!
他们有这样的反应,原因或许是一听到“社交媒体”,就联想到几个最流行的开放商业平台——面簿、推特、IG等。投入其中的学生,可能隐私不保、遭诈骗、接触不良或虚假资讯、被网络霸凌等。
其实,把社媒等同于这些平台,是以偏概全的观念。先别说网络上不单只有上述面向公众的商业平台,还包括一些教育导向、师生专用的平台,如谷歌教室、Blackboard,和在9月22日关闭的Edmodo,都可让教师开设封闭的班级空间,外人进不来。社媒的概念不只是特定平台,而是一种科技及其一整套的关键功能——更贴切地说,是Web2.0的功能。
Web2.0的主要功能,是让网络用户能轻而易举地制作、分享各种媒体形式的内容/作品,其他用户也可针对这些内容回复、点评,如同是Web1.0时代的电子论坛升级版。许多教师经常使用的网络工具,如可让学生制作电子便利贴的Padlet,以及其他可在线上制作思维导图、概念图、音频、视频等作品类型的工具,因为具备上述功能,都可视为社媒。许多社媒还允许多名用户使用各自账户共同制作、修改内容,如应用维基技术的平台。
教育部开发给本地所有中小学使用的学生学习空间(Student Learning Space,SLS)平台里的部分教学工具,如Interactive Thinking Tools(ITT),本来“只”设计成是学生提交作品给老师一人评价,但也融入社媒功能,能分享给全班,同学可以相互比较、点评(参考教育部制作的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sCLD3-wkY)。
也就是说,许多网络工具可以“社媒化”。这一“化”,能赋予什么教学新契机?过去10年来,国际教育科技学界的相关研究及学府的教学实践,有两大方向。
方向之一是如同陈振声部长所提到的社媒的教学使用方式,主要是从现成的社媒中挑选合适内容,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如许多教师(不限科目)就经常挑选YouTube视频融入教学,包括用于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先在家中看视频预习)。
方向之二,着重于利用社媒的制作、分享、评论功能,如上述学生学习空间的ITT的社媒功能。学生不单是社媒的受众,更应该是制作者——即所谓的prosumer,同为producer和consumer。以学生个人或小组制作与课程相关的社媒内容、作品(“做中学”、学沟通、磨创意)为中心,可驱动循环不息、更全方位的深度学习历程。哪怕一开始时作品不成熟、不完美,在转移到班级空间之后,这些作品可转化成协同学习的“中介”,促成更频密的师生、生生互动及思想碰撞,并在教师的提点下(这些提点在学生建立起互评能力后可“淡出”),逐步实现深度反思、知识共建,并持续改进这些作品。
是的,甚至连微博、推特推文或面簿状态更新这类原本以社交、私人分享为目的的社媒形式,也纳为“学”用,寓生活于学习,西方学者称之为“文化公民活动”(cultural citizenship activities)。一些欧美国家、日本、香港等都有相关研究。举例,英国中二学生使用师生专用的Personal Inquiry平台参加营养学学习活动,在两周内拍摄各自一日三餐的照片,并根据课堂所学,简单分析列出每一餐的营养成份,与同学分享讨论,整合知识,有者还进一步提出改善饮食的计划。
无缝学习将华文学习延伸到课堂外
在本地,我们10多年来的无缝学习(将课内外、个人与社群学习、现实生活与网上学习无缝接轨的学习方式)研究,也设计出科学、华文、英文和史地等科目的教学活动范例。如在小四科学课里学习辨识光源,学生在家中拍摄各种光源的照片(如电灯、电视机、手电筒),贴上班级空间,并简短解释原因——有人误以为镜子是光源(镜子会反光但不发光),就有同学回复纠正,展开讨论。
无缝学习也将华文学习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制作华文社媒,向同学和老师分享生活点滴,把课堂所学词汇和文法活学活用,还因生活化而“带旺”同学之间通过回复功能,以华语为媒介的社交和互评,建立起一个跨越校园内外的华语小环境。
其他学习活动设计,则是利用社媒延伸、提升户外学习之旅的学习体验和成果。曾有学校安排小四生到牛车水参访,他们人手一机,在参观各个景点时,上谷歌地图设置地理标签(geotags)并留下超过200条简单的电子笔记(在哪里看到和学到什么、跟同学讨论什么)。行程结束后的未来两周,学生持续上谷歌地图与同学深入讨论这些电子笔记。
部分学生还为了加强或论证观点,而上网搜索研读相关资讯,或是联结自己的经验、分享反思(如在牛车水原貌馆“看到先辈过得那么苦,觉得我们是多么幸运……”)。类似活动理念也用于中二生的圣淘沙西乐索海滩,及对面的拉柏多公园的探索之旅,学生在当场及事后数周的讨论,结合历史(二战战场遗迹)、地理、人文(旅游规划)和数学(如估算斜坡坡度)。
无缝学习与目前在本地中学实施的混合学习类似。但传统意义上的混合学习,是在课外把学生完全“锁在”电脑荧幕上学习,而本地学府则尝试把无缝学习更强调的“在不同的学习空间里如课室、校外、家中、网络上,透过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互动来学习”的理念,融入混合学习历程中。社交媒体的应用,可让即使没有自己电子设备的学生,也能在不同环境,用不同的设备(如上课时使用学校电脑、回家借用家人设备),访问同一个社媒空间,绵延不绝地学习、制作、分享,与同侪互动和反思。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高级教育研究科学家
教育部开发给本地所有中小学使用的学生学习空间(SLS)平台里的部分教学工具,都融入社媒功能。也就是说,许多网络工具可以“社媒化”。这一“化”,能赋予什么教学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