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羽:新加坡语言规划和国族建构之路

时间:2022-08-18 07:5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时事透视

一、多元社会建国的挑战

1965年8月9日上午10时,新加坡和位于吉隆坡的联邦政府同时发表公报,宣布新加坡即时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共和国。当天中午12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电视台举行记者会,宣布此重大新闻。在记者会进行半途,李总理哽咽不能继续,要电视摄像机停拍20分钟,让他冷静一下,才能够继续。

回顾当年,新加坡可说是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被迫独立。李氏和他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经过多年努力,带领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却因为政策不和,纷争不断,被迫脱离联邦独立。李氏和他的团队,多年希望参与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不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终究化为泡影。他在晚年访问中,坦然承认新加坡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一段历史,是他终身最大的遗憾。

作为独立国家,建国最不可或缺的是国民要有共有的国家认同。新加坡自开埠以来,就是个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移民构成的移民社会,宗教不同,语言不通,文化有异。英国殖民主义者采取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方便由上层殖民政府管理各个分隔的族群。然而就整体社会而言,却常造成社会分化,各个族群语言民族分歧,矛盾冲突不断,沟通困难,难建共识。这可以说是多元移民社会的宿命。

新加坡多年作为一个殖民社会,缺乏统一的主体意识。对当地居民而言,新加坡只是个地名,在独立之前,可以说“新加坡人”的概念并不存在。新加坡共和国的独立,依李光耀自己的说法:“我在偶然间创造出了新加坡这个实体,进而有了新加坡人。”换句话说,先有新加坡,再有新加坡共和国,然后新加坡人的概念才出现,终于成为全民以及国际公认的身份认同。

在多元民族背景下,独立的新加坡政府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建立新加坡认同。

相对于殖民政府“分而治之”,新加坡政府的策略是“合而治之”。目标是多元并存,并不求同化和统一,也不可能同化和统一。确定了多元主义原则,尊重多元语言、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并存,同时确认四种官方语言,在理论上平等对待,在多元的基础上,保持平衡、整合、统一,设法在多元之中,建立共识。

为了建立国家认同,新加坡在1959年成立自治邦开始施行诸种政策,在多元中谋求整合。多年以来推出的重要机构和制度如下:市区重建(1959年)、人民协会和民众联络所(1960年)、职工总会(1961年)、宗乡总会(1985年)。

独立之后实施国民服役制度,规定全国男子年满18岁必须服兵役。在服役期间,不同民族社会阶层的男子,经历共同的军事训练和生活经验,培养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经过半世纪的推行,可说已经成为新加坡男子成长洗礼的一部分,也是建构新加坡国族认同不可或缺的部分。

同样重要的还有学童每天朝会须要朗诵的《新加坡国家信约》以及唱国歌。如今,唱国歌和诵念信约已经成为新加坡公民,尤其是学生和军人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每个公民的共同记忆和对国家认同的核心理念。

除此之外,还有每年隆重举办的国庆庆典,每年一度的总理国庆群众大会,甚至还可以包括春到河畔、妆艺大游行,多年以来的常年活动,已经是新加坡构建国族意识的重要机制。

二、语言筹划:兼顾多元和统一

在建国策略之中,语言占重要地位。本文将由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讨论独立以来的重要语言政策改革,从而构建由多元到统一的构建历程。

早在1959年成立自治邦开始,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政府就在自治邦法令确定四种官方语言,同时早在1960年开始规范双语政策,一方面全面推动英语作为各族群共同语,成为共同的工作语言;另方面冀望保留母语,保留各族群文化的根,奠定多元语言政策(multilingualism)。1965年独立之后,继续推动多元语言政策,1966年开始全面施行双语教育,要求所有小学从一年级开始教授英语和“母语”(民族语言)。

殖民政府对教育发展采开放态度,长年以来早期新加坡教育体系的发展,即是依族群背景和教学用语的不同,而产生英、华、马来、淡米尔四种语言源流制度并存的局面,造成今日四种官方语言并存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在众多的华族之中,由于教育语言源流的不同,形成所谓“华校生”和“英校生”(俗称读“唐人书”和“红毛书”)的对立。有种种迹象显示,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背景的不同,由这两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待人处世和态度观念方面,都大有不同。

除此之外,英语和英文成为具有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的语言。早年英校出身的人士,基本上属精英阶层,在人口中虽然占少数,但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占有优势地位。相对之下,华校教育出身的人在人口中占多数,但在就业机会、政治参与方面,却常遭受挫折。这个问题到1950年代更严重,大批华校毕业生面对失业的威胁,乃造成社会的不安。

1950年代,华校生和有关的社团组织发动了若干风潮。政府也即着手全面教育改革,首先建立新加坡本位的师资培训机构,统一培训教师。同时由教育部主导统一教材,逐年调整教材和课程,不同源流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国民教育源流。四种教育源流中,多年以来,由于英文的社会地位、社会功能以及政府的支持,英文源流学校人数逐年增加。到1987年,各个民族源流学校都相继关闭,统一成为新的国民型学制。

自1990年代开始,“英校生”和“华校生”的分野逐渐淡化。时到今日,就年轻一代而言,可以说已经消失。新一代学生基本上不以教学语言(华校生和英校生)作为自我或彼此的标签,这可说是独立半世纪以来,统一教育制度的一大成就。

三、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状况:趋向和特色

关于独立以来的社会语言状况以及未来趋向,我们可以做以下分析:第一、多年来的语言政策和语言策划,导向英语(文)地位的提高和普及。在教育方面,坚持双语教育,长年施行统一的国民型学校制度,教学语言以英文为主,民族语言为辅。英语的地位由经济和政治层面,扩及于大众传播、社区活动,甚至社交、家庭层面。由高阶层的精英人口,扩展到中等阶层以至于中下层人口;由公开领域渗入私人领域。以当前趋势看来,英语终究会成为新加坡人的共同语。

第二、华文地位和华文程度,固然深受教育政策的局限,但华语的地位和功能,却同时得到官方主导的“讲华语运动”鼓励,以及“大中华文化圈”大众文化的交流和支持。前者赋华语以官方的认可和合法性,后者则提供必要的环境和养分。除此之外,1990年代开始开放移民政策之后,30多年间有大批移民迁入。来自中国移民人数众多,如今已进入第二代;加上新世纪以来中国崛起,种种因素对华语文的地位和推广影响深远。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华人应该可以维持一定的地位和功能。

第三、马来语具有名实不符的象征性“国语”地位,在现阶段看来不可能建立全国整合性的功能。不过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母语,由于马来族人口在文化和宗教语言方面同质统一,加上邻近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影响,马来语地位的维持应该不会有问题。

第四、至于淡米尔语,则没有华语和马来语的有利条件,甚至于在印度族人口中也无法得到强烈支持。新世纪以来,来自印度的新移民,以北印度为主,使得本地印度族人口更加多元,分歧性更高。淡米尔语在新加坡的地位可说岌岌可危。

第五、华族方言方面,经过长年的“讲华语运动”,可说元气大伤,在公共场合如巴刹、邻里以及巴士地铁,大致已经为华语或英语所取代。虽有些有心人和宗乡团体努力保留、挽救,效果有限,前途并不乐观。

时至今日,可以说社会已出现具有新加坡特色的精神面貌,国人生活其中,视为当然,其实是极具多元特色的新加坡经验,也可说是“独特的新加坡”(Uniquely Singapore)。新加坡人的多元文化经验,身处多语言多文化氛围中,和多元异文化的接触与互动,呈现社会的特色和优势。

再以一个普通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经验说明。

首先,在一般家庭中常常是多语并用。老一辈常用方言,父母辈或许用华语,到了儿女辈就出现英语了。对不少中产阶级家庭而言,还要加上来自东南亚各地异文化操不同语言的女佣。出了家门,邻里间就会遇到异族朋友;在巴士地铁,异质性更高;学校或工作同事情况亦然。外劳和国际观光客也是一般新加坡人日常接触对象。至于新加坡人本身,为工作、求学以及观光旅游出国的经验,也极普遍。总而言之,新加坡人生活于多元之中,面对多元,习以为常,相对其他社会,更能够接受多元,也更能够欣赏多元。因此,新加坡相对于其他社会,是较为开放的社会,不但可以立足本土,还能放眼世界。

四、结语:建立“多元一体”的新加坡国族

综合以上所述,新加坡的基本政策方针是多元并存,尊重多元语言、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同时确定四种官方语言,在法理上平等对待。新加坡在独立之后,施行诸种政策,设法在多元之中,建立共识,一方面尊重各族群的不同文化传统,保留母语,不求统一;另一方面却是要培养全社会以英语作为共同语,同心协力谋求建立“多元一体”的新加坡国族。

兹以《新加坡国民信约》再做说明。

中文版信约译文如下: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第一部分“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已经清楚点出新加坡种族、言语、宗教多元的现况,不求同化统一。第二部分指明新加坡建国目标是要“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

第一部分是接受现况,尊重多元,不求统一;第二部分是追求未来的理想。这个建国理想超越了“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局限,建立共同追求理想的国度。这是追求建立“公民民族主义”(civic nationalism),有别于传统的“种族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或者可以说,新加坡人是以公民身份,而不是以族群身份,追求共同的理想,也是新加坡人建立“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作为建立国家认同的基础。

以新加坡的发展状况看来,多年来不同族群和语言群人口已经在居住、教育和职业等方面,都呈现整合趋势。在多元形态下,新加坡国族认同的建构,势必要经历漫长过程,需要国民共同努力。经过半世纪,这种新的国族认同,已经在逐渐成长加强中,但同时也不断面对新的挑战。遥望前程,国人不可懈怠,还须如《国民信约》所宣示,要“继续努力,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

新加坡社科大学学术顾问

此文摘选自作者2022年7月21日

在第22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主题演讲

原标题是《从多元到统一:新加坡语言规划和国族建构之路》

新加坡在独立后,施行诸种政策,设法在多元之中,建立共识,一方面尊重各族群的不同文化传统,保留母语,不求统一;另一方面却是要培养全社会以英语作为共同语,同心协力谋求建立“多元一体”的新加坡国族。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