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领域我不很熟悉,但是对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概念很好奇,因为它和反权威的时代潮流有一定的共通性,这项科技带领的思潮,如果不加梳理,也可能对治理构成一定的挑战。
这几年不断接触到许多新词:Web 3.0、元宇宙(Metaverse)、Tokenisation(代币化)、NFT(非同质化货币)、DeFi(去中心化金融)、DAO(去中心化组织)等等。在新闻行业工作多年,对于任何与新趋势相关的题材都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心,但是这些科技新词技术含量看似太高,心想我们非技术人员只要“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等到科技创建出能改善人们生活的新应用,我们再去拥抱这些应用就好。
最近这些新词又以排山倒海态势涌现在面前,弄得我有点焦虑,因为它们都和“未来”挂钩,不掌握这些知识,仿佛就没有未来。
任何科技若能掀起一阵风潮,通常是因为能在某个领域创造出巨大利益,战争时候用于新武器研发,在非战争时期往往就是经济利益的创造与扩大。这一场基于区块链技术催生的变革,随着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出现,过去10年在金融领域绽放,圈定了寻找投资机会的热钱,被视为一场将改变金融系统的革命。
向来立志当国际金融服务枢纽的新加坡,就算不在这个新金融领域上成为领跑者,也必须成为紧跟这股变化的弄潮儿。上个月新加坡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就是因应金融业出现的重大变化,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提供有效的监管与执法框架。有了框架,其实就是允许在一定的法规中拥抱变化,因为政府不能限制创新,更不能用昨天的监管方式去管理今天的创新。
金管局局长孟文能去年11月在一个演讲中发表看法时说:“金管局会紧跟Web 3.0和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深化我们的了解,在寻求驾驭它的好处同时也管理好其中的风险。”
可见新加坡的立场是对区块链金融抱着审慎开放的态度,不论在教育方面还是政府应用方面,都在发展这方面的整体实力。因此这一年多来,在新加坡创业或者开设新总部的这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加坡的国际信誉也是吸引新兴领域的一大原因。
对金融领域我不很熟悉,但是对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概念很好奇,因为它和反权威的时代潮流有一定的共通性,这项科技带领的思潮,如果不加梳理,也可能对治理构成一定的挑战。
2014年以太坊(Ethereum)共同创办人伍德(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Web3.0概念,利用区块链技术消除人们信任各大平台的必要,甚至让整个社会不必再依靠对体制和政府的信任来运作。
相较于用户只能上网阅读网站内容,无法自己创造和评论的Web 1.0,以及以社交平台为特征的Web 2.0,Web 3.0以更“民主”的姿态登场,它的核心概念——“去中心化”,符合努力想摆脱“大政府”管理下的新世代理念,也可以说是对现行体制的反叛。因为社会上的财富和连带金钱的掌握带来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上一代手中,他们掌控最多的资源,是社会的核心。年轻人拥有的是未来,而强调新兴概念,包括环绕着“去中心化“的各种应用,是要把“未来”变现的方式之一。
“去中心化”确实是一个很吸引基层和社会新人类的概念,区块链技术让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都记录在分布于全世界的数据库上,然后连接到整个区块链中,没有人可以随意篡改,也没有像面簿或者谷歌这样的平台主可以搜集用户资料,再决定这些资料的使用。
用户是基于对区块链演算法的信任,而不是对某家公司、某个人的信任才使用某个区块链。这是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但它也是一套市场行销的方式,实际上人类组成的社会有可能纯粹相信电脑计算而无视人性的操作吗?
任何科技都应该是人类的共有资产,是整个人类社会都有权利使用的“公地”(commons)。有了新公地,人类社会就须要建立新的共识来保障每个人的权益。近年来各地政府不断强调必须要建立新社会契约,也是因应区块链、人工智能、环保等新世代科技与概念而做出的回应。这也是金融界之外必须认识区块链、Web 3.0等等的原因。
有了“公地”,就有可能发生“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在没有中心管理,可以自由使用的公地上,每个个体都会企求扩大自己可使用的资源,资源耗损的代价却转嫁给所有可以使用资源的人,这是人性中无法根除的贪婪。
上周发生的稳定币TerraUSD与Luna代币暴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场公地悲剧,给这个新兴领域敲响了警钟。之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再次呼吁国会授权对稳定币进行监管。
新加坡方面,金管局局长孟文能上个月在英国《金融时报》举办的一场加密和数码资产对话会上也指出,金管局正探讨稳定币的适当监管方法,并会考虑稳定币背后的资产对它的价格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绕了一圈,区块链技术尤其应用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去中心化”并非“去监管化”,不论在哪一个领域,一个合理的监管中心或者信任度高的政府,以及它订立的法规,对一般人而言还是较为可靠的保障。
(作者是《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