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取情报渗透策反 学术交流会成为谍报战场

时间:2020-08-11 07:3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特稿

受访学者指出,学术圈内以智库学者最可能被情报机构“相中”,因为绝大部分智库学者专做热点问题与政策研究,也有机会接触到政府官员。“相对于研究学术理论的大学教授,外国情报机构对智库学者更感兴趣。”

间谍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春秋末期兵家孙武的《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就论述了在战争中使用间谍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国与国之间的谍报攻防战已不是新鲜事,但或许因为英国系列间谍影片007的香车美人引人入胜,外界对神秘的谍报工作的好奇心始终不减。

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学术人员是各国间谍机构狩猎的对象之一。上个月底,有一名新加坡籍学术人员在美国认罪,承认在美国为中国情报部门收集情报,学术界与情报工作的关系再次引人关注。

39岁的姚俊威(Dickson Yeo)曾是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生。根据法庭文件,他在2015年到北京发表关于东南亚政治的演讲后,被自称是中国智库的人员招揽。对方要求姚俊威撰写涉政治领域的报告,以金钱作为报酬。

《间谍学院》:情报机构通过学术研讨会策反学者

情报人员利用学术活动接触学者,这种情节先例不少。

美国资深记者丹尼尔·高登(Daniel Golden)在2017年出版《间谍学院: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外国情报机构如何暗中利用美国大学》一书中,就详细描绘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如何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成功策反伊朗核研究教授。

据描述,美国为了把伊朗和朝鲜等国的科学家“诱”出来,经常派特工参加学术研讨会,甚至还举办“假论坛”;目的有两个,一是窃取情报,二是渗透策反。

伊朗核研究教授被策反的真实事件发生在10几年前。为了接近这名教授,中情局筹划了好几个月;先是通过一个商业中介在一个不会引人怀疑的国外科学研究中心出资举办一场会议,甚至在厨房工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当中安插特工。

一天活动结束后,与会者各自回酒店房间休息后,中情局特工便开始行动。房间的音频和视频监视显示,教授的随从已入睡,但教授还醒着。特工轻敲房门并直接表明身份,邀教授一起搭上飞往美国的班机,最终策反成功。

书中也讲述中情局特工招揽外国学术人员的不二门法是:在学术研讨会上制造各种“不经意”的相遇。

一位中情局前特工说,他会先整理出一份即将举行的学术会议清单,然后挑出最具价值的策反目标。这个目标过去几年频繁出现在某个会议上,接下来很可能又出席。

特工接着打造一个虚假身份,刻意在研讨会上制造各种“偶遇”,给目标教授留下印象,几天后请他吃饭,表示所属公司对他的研究感兴趣并愿意资助。一旦中情局向教授付钱,他就被控制住了。

做研究须公开透明且不涉国家机密

不过,一位不具名的本地学者告诉《联合早报》,正常学术交流其实很少碰到“身份可疑的人”,而且绝大部分学术人员的触觉都很敏锐。“应该说90%的研究人员有能力判断对方的企图。”

该学者说,最基本有三点要留意:对方报上所属机构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如果对方在交流时追问很多问题,而且“希望得到一些不公开的信息,那就值得怀疑了”。

他也说,学术圈内以智库学者最可能被情报机构“相中”,因为绝大部分智库学者专做热点问题与政策研究,也有机会接触到政府官员。“相对于研究学术理论的大学教授,外国情报机构对智库学者更感兴趣。”

这名学者说,为避免学术人员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成熟的智库一般上都设有监管程序,包括要求学术人员申报在智库外所承包的研究报告项目,例如列明对口单位、研究内容和所得经费等细节,申报获批后,才能展开研究工作。

“总之一切要公开透明,包括到国外咨询某个专家的意见时,也必须跟对方说明是替谁作研究。最关键的是,不能获取一个国家所认定的国家机密信息。”

他透露,市面上很多咨询公司都在做研究报告这门生意,只要公开透明且不涉国家机密就不触法。他判断,姚俊威之所以出事,相信是因为没有据实向写报告的人说明服务对象,甚至还用金钱去获取机密。

学术人员愿上钩 监管条规再好也防不了

接受本报采访的学者都表示,学术人员的个人价值观决定一切,如果当事人愿意上钩,智库有再好的监管条规也防止不了。

赞一下
(18)
75%
赞一下
(6)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