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台湾“振兴三倍券”的是与非

时间:2020-08-06 07:5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振兴三倍券上路了,尽管纷扰争议不少,至少目前在台湾社会成功塑造了一个生活话题与节庆气氛,让大半年来的抑郁烦闷氛围稍得纾解,较之仍深受疫情所困的诸多国家,也算是疫灾中的小确幸。

振兴三倍券的目的,从字面上来看,当然是要振兴经济,只是能否真能达到振兴的结果,自始就有不少争议。主要的争议有二,一是何不比照美、日等国,直接发放现金;二是政府这项额外支出对经济贡献的乘数效果,会不会只是取代原先消费。有趣的是,主张应该发放现金与主张乘数效果不佳者,往往还是同一群体,这也说明了对于三倍券政策优劣与否的讨论,不一定是基于学理或理性的基础上。

从结果来看,不直接发放现金应是正确的选择,否则各商家与地方政府的各种搭配行销措施便无法展开,政府支出就真的很可能会受限于强大的替代效果,对经济的贡献较为有限。从国旅爆发导致的交通与拥挤乱象,足证三倍券的确带来不少“额外”消费的效果。从某个角度看,三倍券确实达到一定程度的振兴消费效果。

但也必须理解的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演变,经济的冲击层面已由内需服务业转向一般制造业,三倍券所能达到的效果可能还是颇为局部。一来台湾民众的消费能力受损有限,即使没有三倍券,在经济解封后的报复性消费动能还是非常强劲,解封前的春假国旅就已爆发可为明证。二来台湾经济动能至今主要还是依赖出口,与美日等国以内需为主大不相同,美日各国即使是发放现金,就能产生立即驱动经济的效果,但对以出口为主的台湾而言,只要外需持续不振,振兴内需消费对于整体经济的帮助就较为有限。

外需受制于国际市场情势,不是政府政策能轻易改变的。长期而言,政府能做的,便是改变内外需的型态与比重,让经济不要过度暴露于国际景气的风险中。从此次疫情,我们也看到如果内需的比重较高,政府因应疫情冲击的政策就较能使上力,带来更能趋吉避凶的振兴效果。事实上,此次三倍券之所以能发挥效果,内需比重提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从内需结构来看,台湾的内需服务业主要还是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商业服务业为主。这些业别加上交通运输正是疫情初期受创最重者,也是三倍券想要振兴的主要对象。然而,正如前述,除了航空业外,经济解封后的报复性消费已大大改善了这些业别的困境,此时上路的三倍券便得注意是不是会造成火上加油的结果。果不其然,国旅的爆发不但使得各景区交通壅塞、人潮拥挤、旅游品质降低,也使得生态环境破坏、在地居民反受其害,需求已超越了应有的供给能量。就整体经济来看,外需供过于求,内需却供不应求,还是属于失衡状态。

更重要的是,三倍券的目的在于解疫情冲击的燃眉之急,所欲“振兴”的效果当然也多属短期。从供给面来看,一时的需求增加带来了短期商机,却也必须在供输运销方面做额外的调配,这些调配未必是长久性的机制,因此会扰乱正常机制,反而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此外,短期荣景也易延迟各业转型升级的努力,亟待升级的台湾观光旅游业面对国旅爆发,当然以掌握商机为先,正是显例。

这些短期刺激的额外商机总会过去,只怕在过程中已掩盖了市场机能、扭曲了资源配置。这是三倍券可能付出的代价,也不应忽略。事实上,三倍券重视的是短期消费“量”的增加,但就台湾长期所需的内需而言,还须有质的提升──真正能提升生活品质、可靠市场机制支撑,而非一次爆发性的消费结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还有很多努力空间。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