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应对经济危机上出现的差异

时间:2020-07-30 08:1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01观点

上周末,美国白宫与共和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达成新一轮抗疫刺激经济方案,将推出达一万亿美金的资金救市。虽然有迹象显示共和党内就救市方案尚未完全达成共识,法案也还须通过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但美国疫情反覆未受控,白宫及政客显然都感受到经济出现压力尚未见底。自疫情于美国爆发以来,美国各个部门都已经拨出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救市,规模史上未见,甚至超过金融海啸时期。反观同样受到疫情打击的中国,虽然也推出不少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但却远远未及美国所使用激进的金融政策。这除了反映中国对疫情控制较之外,也显示中国吸收了应对金融海啸的经验。

自疫情以来,美国为挽救经济几乎不惜工本。早在3月底,美国政府已推出了近2.2万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而联储局不单推出了2.3万亿美元援助企业贷款,也重速“扩表”购买资产,负债表由2月中刚突破3万亿美元,至6月中在短短四个月内翻倍有多至7.22万亿美元,近一个月才开始平稳。虽然已推出了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资金,但美国经济深不见底,美国政府为了救经济很可能会无止境地继续推出资金救市,新推出的一万亿方案即使在细节上会有争议,但大体“大开水喉”的财政政策不会改变。

大水漫灌不合时宜

有趣的是,一直强调“大市场、小政府”及自由经济的美国共和党在那边厢不断以国家之力挽救经济,但向来主张政府计划的中国在另一边厢却未有如此激进的财政政策。中国应对这轮经济放缓可以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讲起,当时中央政府显然是吸收了过去的教训,强调不会再使用大水漫灌式的救市,推出资金讲求精准注资,以刺激内需消费,以及讲求对中小企精准投入。即使全球疫情大爆发后,中国面临的经济压力有增无减,但官方始终未有进行过激的金融政策,而是努力在平衡剌激政策与后果。中国央行在去年9月至今年间,多次进行降准(降低银行准备金)以释放资金,共计近2万亿人民币。此外,政府也提高了财政预算为经济保底,2020年扩充财政预算,比去年赤字增加一万亿人民币。

虽然中国也投入了不少资金去刺激经济,但却显得相对有节制和计划。一方面,官方多次发出讯号指不会进行如美国一般的量宽政策。实际以量而言比较,把降准和扩大财政支出加起来,折算也才4,300亿美元左右,即便中国除此之外尚有其他短、中、长期贷款工具,但对比起美国这轮救市的资金实在不算什么。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考虑到要针对性对援助中小企业帮助实体经济,而推行了“定向降准”等方式精准投入,而不是只是盲目地释放流动性。

2008年上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下行,推出了俗称“四万亿计划”的救市方案。当时中国为了应对危机不惜大水漫灌,但后来却被批评为低效率。大量资金令资产价格暴增,炒起楼市和通胀,而且强调产能投资令中国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经济结构上也使政府和企业负债率不断提升,造成高杠杆情况。显然,中国从过去的经验吸受到教训,才在财政政策上非常谨慎。

而反观美国对这次金融危机应对的方式,便与2008年时无甚差别。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就是更没有节制地使用货币宽松政策,正是所谓“如果印银纸解决不了,那就印更多的银纸”。上一轮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以及其世界地位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后果,美国自2008至2014年6年间三次量宽,联储局的负债才由8,000亿美元增加至4.5万亿美元,但其长远影响至今仍未完全为世界所消化。这轮联储局在短短几个月间,就增加了几乎相当于当时三次量宽的总量,必然会形成严重的后遗症,也必然会进一步打击美国赖以生存的经济及金融体系。

赞一下
(71)
92.2%
赞一下
(6)
7.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