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玉:学术虚假挂名应定为贪污

时间:2020-07-16 06:3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近日,“昆明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网友质疑,引发热议。7月15日,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发布通报,撤销该学生所获一等奖。

7月15日晚,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就“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事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情况通报,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销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15日下午,该获奖小学生陈某某家长对外发布一封公开信,承认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使用了大量生物医学专业术语。同时,他向大赛组委会申请上交该项目获得的奖项,并尊重和服从大赛组委会对该项目奖项的处理意见。

从这个事,可以看到,学术成果挂名的乱象。像这样的挂名在中国还只是占极少数,更多的学术成果虚假挂名,是官员及高级专家的不参与实质工作的成果挂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考虑,将学术成果虚假挂名,视为学术领域的贪污行为,提升到腐败高度来打击,方能击中要害一劳永逸。

笔者从事过多年科研工作,深知科研学术领域的虚假挂名现象泛滥的根源及危害。根源基本如下:一是学术挂名的监督确认程序不完善不健全甚至没有。二是学术挂名的违规成本还过低。三是打击学术虚假挂名的重视高度还不够。四是挂名者很多都是官员及大专家,那些在他们手下埋头科研的人,地位权势完全不匹配,更多的选择忍气吞声。有时也是互相成全,因为挂上大专家名或者官员名容易获奖等。

在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发布的《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中,“不当署名”还只是刚刚被正式列入学术不端的范畴。

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在高校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工作。文件认为唯有深入“破五唯”,改变当前单一僵化的职称评审制度、学术评价导向,代替以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评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学术挂名乱象的土壤。

但笔者认为:如果将学术虚假挂名直接定性为贪污,将是一种根治的办法。

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的无实质工作参与的领导或专家挂名,是一种利用权势地位影响力攫取科研人员名和利的性质恶劣的科研腐败行为,此种现象在目前体制内极其严重,严重干扰科研激励,严重影响具体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严重制约科研成果的积极创造。此种科研腐败必须上升到反腐高度上,才能根除,领导和专家不能跟真正干事的科研工作人员去抢名和利。要让踏实从事科研工作确实取得科研成果的人员,应有的名和利的收获,这是一种起码的尊重。也是科研激励正常发挥激励作用的保障。

学术挂名不是作风问题,其危害猛如虎。首先,扰乱了学术规则。某些领导,大专家,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与权力攫取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堂而皇之地获取个人名利,肆意破坏学术规则。其次,败坏了学术风气。良好的学术风气是科研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科研工作者共同维护,行政权力的随意干扰则会破坏这种良好风气。领导挂名而不从事具体研究工作,很容易形成科学研究唯权力马首是瞻的不良风气,进而玷污科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最终导致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与研究人员心灰意冷,放弃科学研究的兴趣与志向。其次也会助长了学术不端。学术不端行为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在他人的科研成果中挂名,包括他人的成果、课题、论文、著作、专利等。领导挂名申报课题,充当主持人却不承担具体研究任务,论文发表时不但要挂名还要列为第一作者,这都是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

这些现象以前都是教育行政主管管辖,是远远没有力度的,应交由纪委部门来负责。论文、专著等学术成果署名和作者排序,体现的是科研人员在研究中的参与程度。给没有学术贡献的人挂名,本质上就是一种利用权势地位攫取利益的纪律腐败行为,应作为纪委管辖范畴来打击。

学术挂名乱象危害深远。挂名者,不将心思放在教学与科研上,一心想走捷径,有违学术规范和诚信原则。打击挂名,也能让挂名的人更踏实的参与到真科研上,让他们更多投入到实实在在的科研工作中,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大专家及官员,总体上,科研学术能力是优秀的。

最后总结为一句话:学术挂名应直接定性为贪污,既能保护真科研的非官员非大咖专家的科研积极性,也能让真大咖专家真官员更踏实的去真科研。这是科技强国必须要重视打击的学术贪腐,否则,再好的科研政策都将被这种腐败掏空,再好的科研期待都将被科研虚假蚕食。我们经不起国家科研的虚和假,尤其是中美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

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重视中国科研的“真”和“实”,当用重典!

作者:彭胜玉

战略研究员

赞一下
(17)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