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
美媒《纽约时报》上周末披露一份有关中国与伊朗即将签署经济及安全协议,文件共18页,当中包括伊朗会于未来25年向中国提供石油,以换取中方投资伊朗的电讯、港口和铁路等。虽然中、伊两国并没有正式宣布签订协议,但《纽约时报》指文件得到伊朗官员承认,而且被标记为“最终版本”,标注日期为“2020年6月”。中伊两国存在紧密战略关系,签订如此协议对双方都有利,本身毫不奇怪。但美国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并以单边经济制裁手段孤立伊朗,不少国家即使不满,但有碍于美方的制裁,对伊朗都显得投鼠忌器而不敢与之展开大规模合作。中国如果确实与伊朗签署协议,将是对美国打出强烈的警示,显示中国已准备好与美国全方位拉开战幕。
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定并意图以单边制裁孤立伊朗,政治上既是想打击中东反美国家的势力,经济上亦希望封锁伊朗原油的市场,以增加美国页岩油的市场份额。与伊朗石油有密切关系的欧洲国家对美国此举其实有所不满,故此以英、法、德三国为首推出了“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与伊朗进行一定程度的贸易。然而,参加“INSTEX”的国家毕竟只有不到十国,而且以物易物的方法始终有很大制约。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仍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尝试打破美国秩序
中国与伊朗外交关系一向密切,也一直进口伊朗石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同样也波及到中国,令中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绕开美元制裁向伊朗购买石油,其中包括了以投资原油业代替现金交易。《纽约时报》所指的这份可能签署的中伊经济及安全协议,正似乎是扩大版本的全面协议,不单绕过美元,对伊朗的投资亦扩展至原油业以外各国部分。加上中国急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情况下,伊朗很有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布局的其中一个点。这些计划一旦实行将会成为美国孤立伊朗经济包围网的一个巨大漏洞。这不单是“不给美国面子”这么简单,也是以行动打破美国单边秩序的尝试。
《纽约时报》称中伊这个合作关系有可能在日趋恶化的中美关系之间,制造新而且危险的引爆点(flash points)。但从中国的整体布局而言,这种讲法并不完全正确。有别中美角力的常态,中伊合作是少数可以由中国主导的议题。从中国的立场看,中国不想与美国打贸易战,但假若美国要打只能应战;中国也不想被美国以美元交易作制裁,但必须做好最坏打算。然而,中国要否继续无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并扩大跟伊朗合作,主动权却在于中国。
中国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毅然公布中伊合作的计划,相当于中国向美国主动出牌,一是向美国发出强烈警告,表达中国无意服从于美国的单边世界秩序,而更重要的是,代表中国已经各方面都准备好与美国推行更大程度的对抗。中伊合作协议,很可能将成为中美角力的一个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