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新战略思考

时间:2019-04-17 07:3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斯里兰卡马特勒火车站是斯里兰卡南部铁路延长线一期项目起点。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斯里兰卡南部铁路延长线一期项目,于本月通车。(新华社)

郑永年专栏

首先必须说明一点,以免人们对“战略”一词发生误解。这里所说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战略思考。中国政府把“一带一路”界定为“倡议”,而非“战略”,这里是具有其本身的意图的。后来海内外很多人所讨论的“一带一路”已经远远超出中国政府的界定,多数人把“一带一路”本身视为是中国的“战略”。

这里所讨论的是,中国要实施这样一个“倡议”是需要战略思考的。换句话说,尽管“一带一路”本身不是被人们所夸大了的“战略”,但执行“一带一路”是需要战略的。

任何一个大项目的实施都需要战略,何况像“一带一路”那样的跨区域和洲际的项目。尽管中国谦虚地把此界定为“倡议”,就是说这是一个开放的项目,中国的作用是“倡议”,但各国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不过,在实施方面,中国作为“倡议国”必须做更多的事情,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际执行层面也是这样,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中国是这个项目的唯一主导者,是为了实现中国自身的国际意图。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对“一带一路”就是如此认知的。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都必须思考其执行“一带一路”的战略。执行出现了问题,对项目本身的可持续性还是对国际社会都会产生不是所期望的结果。

自从“一带一路”推出来之后,到今天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至少在话语方面,“一带一路”的效应是巨大的。这个概念不仅已经广为传播,而且已经成为今天国际社会外交的一个主题词或者核心概念。但随着概念的广为传播,人们对此的认识不是更清楚了,反而更不清楚了。

早期,人们比较机械地理解这个概念,就字面来理解这个概念,即中国所规划的“一带”和“一路”要经过哪些国家和区域?但到现在,这样的理解不那么管用了。一方面,似乎中国所做的所有事情,都被界定为“一带一路”或者和“一带一路”挂起钩来。另一方面,因为“一带一路”是开放性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区域都被划入了“一带一路”的范畴。不过,如果范畴太大了,“一带一路”就失去了原有的含义。

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国际层面,人们对“一带一路”所关切的问题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不同的关切。就现在主导国际秩序的美国和一些西方大国来说,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力机制和意图是什么?是像西方国家从前实践过的“帝国主义”“扩张主义”或者“殖民主义”吗?或者是一个新版本的“主义”?中国要通过“一带一路”来统治全世界吗?是不是中国不满意于国际秩序现状,要通过“一带一路”重塑世界和区域秩序?或者中国要修正这个秩序(即西方所说的“修正主义”)?或者仅仅如中国自身所说的,中国这样做不是挑战西方所确立的秩序,而是为了提供国际公共品,至多在西方秩序的基础之上做些补充?

另一方面,就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所关切的是“一带一路”对自己国家的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而不那么关切国际体系层面的问题。考虑到至少到现在为止,“一带一路”沿岸沿边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仍然是落后国家,它们都需要发展,并且它们在国际社会也无话语权,这些国家对自己发展的关切不难理解。实际上,就很多国家来说,“一带一路”给予了它们一个重新选择或者调整发展模式的机会。二战以来,大多数国家都遵循西方模式,但并没有成功,那么多年过去了,它们仍然处于贫穷之中。

鉴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成功经验,它们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感兴趣。它们对中国“一带一路”所重视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感兴趣,因为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障碍。不过,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家对“一带一路”毫无疑虑。无论从概念上还是实践层面,一些国家是有疑虑的。例如它们也关切,中国会不会变成另一个类似西方的“帝国主义者”或者“殖民地主义者”?中国给予了它们无条件的投资,但它们是否能够承担得起对中国的债务?如果不能如期偿还,中国会对它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参与它们的发展,但中国的方式是可以持续的吗?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通过参与它们的发展,会不会也试图影响它们的内政?

实际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些发展中国往往因为各种因素(反对党、社会团体、西方势力等等)而经常被放大和夸大,而对中国在当地的项目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缅甸、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是典型,巴基斯坦(印巴经济走廊)在很大程度上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所有国家,不仅仅是“一带一路”沿岸沿边国家,而且也是其他不那么相关的国家,都在积极计算和评估“一带一路”能够为自己带来的利益和风险?作为创始国的中国又如何呢?如果早期对“一带一路”的利益和风险的评估只是概念层面的,这么多年下来,现在的评估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经验材料。

“一带一路”可以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多少利益?中国又在不同层面(国内、区域和国际)面临怎样的风险呢?如何避免和控制风险?当一种方式因为形势的变化变得不再可行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替代方式?简单地说,到了今天,如何定义“一带一路”?中国要做什么?怎么做?实际上,对这些问题,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就是说,中国需要对“一带一路”做新的战略思考。

赞一下
(46)
88.5%
赞一下
(6)
11.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